火新世:人類如何鑄成烈焰時代,未來將燃向何方【全球火研究首席Pyne經典作.重新定義這個時代——一部地球、人類、生態、氣候與火的共同演化史詩】

作者: 史帝芬.派恩
原文作者: Stephen J. Pyne
譯者: 林朝欽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5/10/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60元
優惠售價
NT$341~378
商品編號: 978626778026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2025年夏,野火包圍地中海,歐洲史上野火最嚴重的一季…… 2025年3月,南韓史上最嚴重山火,災害規模遍及全國…… 2025年初,洛杉磯野火燒毀上萬棟建築,超過18萬人撤離…… 2024年6月,北極野火,科學家警告,極地火將成為暖化的驅動因素……

     

      野火肆虐。全球火研究泰斗派恩,以他所命名的The Pyrocene——火新世為名,在這部史詩級作品中,帶領地球人踏上以火搭建的舞臺,深思火如何塑造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如何適應於火所建構的新秩序,找到自己的位置。派恩不是想以The Pyrocene創建一個學術名詞,而是希望提示火已經全面進入人類生活,書中許多隱喻表達了他的觀點。

     

      這是一部重新定義這個時代的作品。從地球、人類、生態、氣候的自然歷史跨度,看火如何與其共同演進。全書七章,富含科學、哲學、歷史與文化,美麗詩意的敘事,不斷敲擊人心,提出嚴肅且批判性的思考,以及不絕望的警示。

     

      我們的文明本質上是一段與火共舞的歷史。火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利用火塑造地形。派恩將人類用火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自然之火(第一火),來自大自然自身。馴化之火(第二火),人類用它來烹飪、開墾、建立農業與文明等。工業之火(第三火),是由化石燃料徹底改寫的文明之火。這些火沒有止息,沒有邊界,也無法被撲滅,不僅調整氣候機制,更挑戰自然機制,對地球帶來一系列環境轉變以及生物滅絕的風險。使用火的方式,已超出人類歷史上任何時期。

     

      當加拿大野火從北方林洶湧而出,猶如見證一場我們以為已經消失的瘟疫重現。加州野火與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本有歷史韻律,如今卻在四重催化劑下連環圍城,包括氣候異常、土地政策產生易燃誘因、集體錯誤心理以及技術傲慢。火已劃過人類文明自欺的臨界點。

     

      「我們不是用火太多,而是用錯了火。」派恩並不主張完全「滅火」,也不鼓吹「回到過去」。火是一種再生的力量,而非末日。當前人類面臨太多的「惡性火」(bad fire),而「良性火」(good fire)則太少。所謂火的好壞,取決於人類對火的選擇和態度。

     

      派恩提出數據和工具,幫助我們了解人類與火災的互動以及可能的化解方案。我們已用火重塑世界,催生出第六輪太陽,如今必須學習為地球福祉分配這道火焰——因其未來即是人類的未來。

     

      火,因生命被召喚出來,影響了生物多樣性以及地球氣候,更如雙面鏡照出善惡並存的人類本性。這是一本不容忽視的書,政策制定者、環境工作者以及每一位地球公民,都應該讀。

     

    本書特色

     

      1. 罕見兼具科學研究和實務經驗的火專家!Pyne經典作品:作者派恩教授是全球火研究首席,曾擔任12季大峽谷國家公園消防隊隊長,pyrocene火新世一詞就是他2015年首次提出的,此後廣泛被全球火生態學和環境政策領域使用。

     

      2.最優譯本!親炙作者、忠實呈現深刻隱喻:譯者林朝欽博士是林試所退休研究員,專注於火研究,與作者相識許久,翻譯過程反覆與作者討論確認,是最深入原文、最忠實翻出文本背後深刻隱喻的傑出譯本。

     

      3.全球獨家致臺灣讀者序:針對臺灣環境,作者提出其簡扼見解。

     

      4.面對當今最迫切的野火議題:極端氣候,野火蔓延。因應火燒這個迫切議題,提出與火共存的思考智慧和調適方法。

     

      5.跨領域深歷史視野:囊括地球史、人類史、生態學與火的共同演化史

     

      6.獨特的三階段火歷史觀貫穿全書

     

      7.提出震撼性的火觀念和火燒處方,包括原住民火文化等:撲滅不是唯一策略,還有很多處方。火有良性火,惡性火,需了解控制燃燒。引人啟發的是文化控制燃燒—借鑒原住民文化原型範本,重構歷史地學等。讓火回到原本的地方,成為好的火燒。

     

      8.充滿詩意與深刻人文隱喻:作者深厚的歷史哲學素養,展現於美麗的敘事中,兼具科學、歷史、哲學、文化、原住民多層面內涵。最後用阿茲特克原住民隱喻,說明人類催生出第六輪太陽後應有的作為。

     

      9.一本通往未來的書:火已經從工具變成主角,成為未來改變地球的驅動力量。

     

      10.全球公民讀本:本書適合直接應對野火、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每一位公民,我們需要了解火,否則就會成為溫水煮青蛙。

     

    作者簡介

     

    史帝芬.派恩Stephen J. Pyne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名譽教授,專門研究環境史,尤其是野火史,以其對人類與火歷史的研究而聞名。曾在大峽谷國家公園森林消防隊工作了15個季節,其中12季擔任隊長,並為落磯山脈和黃石國家公園編寫防火計劃。現居亞利桑那州。

     

      自1982年出版《美國野火》以來,已成為全球火研究、火史和管理方面的權威,並曾為加拿大、澳洲、墨西哥、歐洲(包括俄羅斯)以及整個地球野火撰寫歷史。2015年首次提出火新世The Pyrocene,此後這個詞彙廣泛被全球火生態學和環境政策領域採用。

     

    譯者簡介

     

    林朝欽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林火學博士,林業試驗所退休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森林火生態學與生態資訊學。曾主持林業試驗所森林火研究室及領導生態資訊研究小組。2005年以「研發並建立科技化森林火防救技術」獲得農業委員會優秀農業實驗研究獎。領導的生態資訊研究小組在2006、2007、2014年以「生態資訊管理系統」、「生態數據倉儲系統」、「植物分布地理資訊系統」獲得黃金企鵝獎及地理資訊圖資雲服務之應用獎。曾獲「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ILTER)」邀請出任生態資訊委員會主席一職五年。目前擔任中央大學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天文臺」森林防火顧問。

     

    目錄

    〔作者致臺灣讀者序〕
    火新世來到臺灣(The Pyrocene Comes to Taiwan)

    推薦序1  火新世會到來嗎?/金恒鑣
    推薦序2  與火同行:《火新世》評介/林益仁
    推薦序3  冰與火之歌/魏國彥

    序章    地球三重火(Between Three Fires)
    第一章  燎炎星球:緩慢、速捷、深邃之火(Fire Planet: Fire Slow, Fire Fast, Fire Deep)
    第二章  更新世(The Pleistocene)
    第三章  火之生靈:活態地景(Fire Creature: Living Landscapes)
    第四章  火之生靈:石態地景(Fire Creature: Lithic Landscapes)
    第五章  火新世(The Pyrocene)
    終章    第六輪太陽(Sixth Sun)

    作者後記/參考文獻註/參考文獻綜述/譯後記

    規格說明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