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日:習政權下中國人「RUN」到日本的直擊調查報告

作者: 舛友雄大
譯者: 許郁文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25/11/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優惠售價
NT$356~394
商品編號: 978626750984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潤學」是什麼?中國社交媒體上的新興詞彙

      在眾多中國網民流行語當中,「潤」是指因為各式理由選擇逃離中國、尋求更好生活的行徑。在中國語意裡,「潤」原本有利潤、作為過得很舒適的「滋潤」之意,在中文漢語拼音裡剛好是由r、u、n拼成,與英文run(逃跑)構成雙關語。中國在近幾年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經濟下行、全球經濟局勢不穩等動盪局勢下,在這「歷史的垃圾時間」裡,選擇潤出中國的人愈來愈多,甚至出現「潤學」與傳播「潤學」思想與教戰手則的《潤學綱領》。

      「潤日」挑動中日兩國恩怨情仇的敏感神經

      作者踏上調查「潤日」旅程的起因,是一名潤日者、亦是作者故友Akid(王懿)在日本之死所掀起的瘋狂網路霸凌。她在二○二三年因故過世後,社群媒體X(舊twitter)帳號遭受大量中國網民的瘋狂「出征」,冷嘲熱諷「潤日叛國賊死得好」。這些強烈扭曲的愛國主義,讓作者重新燃起對中國社會的好奇,以及興起想了解「潤日」人群的強烈欲望。

      當中國人內捲「捲」不動、不想「躺」平,但又不甘作為「韭菜」任人宰割時,這些渴望「潤」到海外的人,究竟為何選擇「敵國」日本?而身處牆內牆外的人們,又是如何看待潤日?這正是作者在書中試圖解答的問題。

      潤日的多重宇宙

      潤日者除了包括國際專業人才、超級富翁之外,也不乏流亡知識分子、藝文工作者與異議媒體,更有為數不少拒絕下一代接受中國高壓教育體制、或者希望安穩過日的上層中產階級。透過大量訪談、實地探查與報導資料,作者試圖勾勒出「潤日群體」與過往「日本華僑」的差異,探求這些人的共同特點與異質多元性,並了解他們在日本的真實生活。

      不管日本人與日本社會喜不喜歡,都必須接受這已成日常的現實,必須直面大量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所帶來的人群摩擦、衝突,或也可能發展成良好互動的契機。作者在書中直言,在這一系列的採訪過程中,儘管結識了一些意氣相投的中國人好友,但可能更多是希望僅止於採訪報導的關係,甚至有些人是自己不想深交、不敢苟同的人。無論如何,這本書是一個重要起點與嘗試,第一步必須了解這些活生生「潤日者」的心聲與生命故事,才能邁開今後該如何應處、互動以及共同面對的下一步。

      ※精選推薦摘錄──
      「真實聲音湧現——獨特的中國觀察!」

      本書蒐集無數鮮活的訪談與證言,集結成一本獨到的中國論述與中國人研究。從政治壓力、競爭社會的現實、各種價值觀,到無所不在的人際網絡,此書讀來毫無冷場。同時,也讓人清楚看見這個「新華僑世代」與過去來到日本的華人之間的差異。作者不僅精通中文與英文,更有驚人的膽識。既能毫無後盾地直闖地下錢莊,甚至敢於當面質疑知名網紅。作者滿溢熱情,既具備敏銳的採訪直覺,也具深厚的分析能力,無疑是難得一見的優秀作家。——佐橋亮(東京大學教授,《冷戰後東亞秩序》和《美中對立》作者),《讀賣新聞》

      「本書揭露追尋安全、富足與幸福而來到日本的中國人真相!」
      過去中國人的主流看法,深信母國中國經濟正值高速發展,所以傾向待在國內賺錢就好,沒有必要跑到其他國家當二等公民。然而自2000年代以來,縱使中國緩慢轉型至法治社會,但一場新冠疫情卻展現出中國政權全面控制社會的強烈力道,讓無數中國人必須正視個人財產與生命權可能被納入「國家所有」的衝擊。正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有關「潤」的思潮開始蔓延。本書細膩描寫逃往日本的中國富豪如何在異鄉過著低調生活,也記錄那些在日本體會「小確幸」的普通人。因為在中國,只要一個不慎,連這樣微小的幸福都可能被奪走。
      這些「潤者」深刻感受到中國經濟的停滯與社會的窒息。即使尚未出走,那些既無法致富、又失去自由的人,也正在成為下一批「潤」的預備者。對他們而言,日本是一個「仍擁有自由,也存在經濟成長機會」的國家,甚至成了中國知識分子聚集之地。——原田泰(名古屋商科大學商學院教授),每日新聞社發行《經濟學人週刊》

      「描寫中國移民的真實面貌!」
      本書亦提及許多引人矚目的細節,包括讓孩子就讀名校補習班的中國家長、陸續出現的中國式「會所」,以及他們如何從中國匯款到日本等「灰色地帶」的話題。書中內容能滿足所有對「當前日本究竟正在發生什麼」抱持 好奇的人。——中島惠(自由記者),《產經新聞》

     

    作者簡介

     

    舛友雄大(Masutomo Takehiro)

     

      日本國際新聞記者。一九八五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國際關係碩士,長期關注中國與東南亞政經社會議題,精通日文、中文、英文及印尼文。現為早稻田大學日本全球經濟研究所招聘研究員。曾任職於中國財經媒體《財新傳媒》,並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擔任研究員。

     

      主持podcast節目《Asia Frontline》,並於日本NHK新聞廣播節目《マイあさ!》擔任東亞/東南亞情勢解說員。報導與時事評論發表散見於《日經亞洲》、《東洋經濟Online》、《南華早報》、《西日本新聞》、《NewsPicks》、《日本時報》、《南華早報》、《海峽時報》、《雅加達郵報》、《Kompas》和《Tempo》等日、星、印尼等數家多語媒體。《潤日》為其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東京歷史不思議》、《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家事的科學》、《三明治研究室》、《三日間的幸福》、《海賊王的時代》等。

     

      臉書帳號:baristahsu

      電子信箱:baristahsu@gmail.com

     

    目錄

    台灣中文版序
    野島剛 推薦序
    福澤喬 推薦序
    序言

    二○二三年八月三十日午後.東京都八王子市/她死去後排山倒海而來的網路霸凌

    第一章 世界級現象的「潤」
    二○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晨.千葉縣成田市/湧向新加坡的中國人/最多有八百萬人逃往國外?/步行偷渡至美國/移居日本的熱潮從何而來/潤日與新華僑有何差異?

    第二章 住在豪華超高樓大廈的人
    二○二四年二月六日傍晚.東京都中央區/不為人知的豪華超高樓大廈生活實況/將賭注放在日本的經濟復活/日本的生活就是諸多不便/東京灣區受歡迎的理由/都心的獨棟住宅也很受歡迎/「爆買」不動產的餘波/在大阪也買得到的豪華超高樓大廈/上層中產階級的不安

    第三章 新型考試戰爭
    二○二二年六月一日中午.湖南省耒陽市/前教師決定來到日本的理由/追求優質教育環境的上海上層中產階級/日本的國際學校擠滿了中國人/在國中考試嶄露頭角的中國小孩/「地下SAPIX」這個地下情報網/將孩子逼入絕境的中國式教育

    第四章 退休企業家的安住之地
    二○二○年二月十二日上午.北京市/於日本內外盡情遊玩的每一天/馬雲的低調生活/嚮往日本的不動產大王/在東京安息的企業家/陸續親眼目睹知名科技企業家/家族辦公室是橋樑/眺望銀座的心臟地帶/超富裕社團的內情

    第五章 獨立的生態系
    二○二四年二月二十日中午時分.東京都文京區/地下錢莊拒絕生客/持續擴張的國際金融網路/連拍賣會也是選項之一/惡名昭彰的「中國會所」/連美國俱樂部都能進入的中國人/潤日中國人可取得的簽證種類/高級人才居留簽證進一步放寬門檻與擴充活動領域

    第六章 外縣市這些開拓邊境
    二○二四年四月二十日午後.北海道二世古町/香港投資家先行進入市場/二世谷會成為「中國村」嗎?/在地鎮長對「紅色侵略論」提出異議/最後拿到花的人是輸家/在首都圈開發不動產/英國名校也蒙上中國的陰影/中國留學生就讀外縣市高中/造訪馬雲位於京都的豪宅/福岡的香港人社群/不動產「狂建」計畫啟動

    第七章 焦慮不安的中產階級
    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早上.山東省泰安市/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學區/日本首見的中文MBA誕生/經營者熱切關注日本市場/小而確實的幸福/優秀的工程師流向日本

    第八章 自由派知識分子大集結
    二○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中午過後.香港特別行政區/北京年年縮小的言論空間/東京成為知識分子的最前線/與清朝末期的共通之處以及歧異之處/專欄作家懷念的黃金時期/守護獨立電影/委身於「亞洲公共圈」的人們/會出現第二個孫文嗎?/建構知識分子社群

    第九章 抗議人士、小粉紅、支黑、大外宣
    二○一九年七月一日中午.千葉縣成田市/情急之下決定發動白紙運動/直到香港被「破壞」為止/擁護中國的人們/全盤否定中國的人/耙梳Akid的人生/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記者對峙

    結語
    二○二三年十一月二日早晨.東京都八王子市/直面活生生的中國新移民

    規格說明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