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勝,意味深長,一部精彩絕倫的戰地紀事
二十世紀最富傳奇色彩的戰地攝影記者羅伯‧卡帕珍貴的二戰回憶重現
卡帕的作品本身就展現了一顆偉大的心靈和無比的同情心……他能拍攝運動、歡樂和心碎,他也能拍攝出內心的想法;他捕捉了一個世界。——史坦貝克
特別收錄二十餘幅二戰珍貴照片,值得典藏閱讀
名人推薦
王盛弘/作家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
沈昭良/攝影家
梁東屏/資深海外特派員
熱情推薦
卡帕文字裏環繞的現場、人物、氣息和對話,一方面展現了他作為攝影記者的細膩觀察和流暢書寫能力,也讓我得以據此重新面對他的攝影作品,開展更為鮮活立體的觀看。——沈昭良 / 攝影家、華梵大學攝影與VR設計系教授
「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 aren’t close enough.)」。這句幾乎所有戰地攝影記者或者說所有愛好攝影奉為「聖經」的至理名言,出自於著名戰地攝影師羅伯.卡帕(Robert Capa)之口,而最佳的詮釋,就是他在1936年9月西班牙內戰時所拍的那張《倒下的士兵》(The Falling Soldier)。《戰地紀事:羅伯.卡帕的二戰回憶》中的卡帕無論在工作上及私生活上(他和書中另位主角『粉紅妹』之間的故事)都超級浪漫。書中也對當時同樣身為戰地記者的知名作家海明威做了很生動的描述。總之,《戰地紀事:羅伯.卡帕的二戰回憶》是一部故事性、可讀性都很高的作品,值得讀者細細品嚐。——梁東屏/資深海外特派員
作者簡介
羅伯·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
原名弗里德曼‧安德烈‧艾爾諾(匈牙利語:Friedmann Endre Ernő),又名安德烈‧弗里德曼(André Friedmann),匈牙利裔美國籍攝影記者,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戰地攝影記者之一,參與報導過五場發生於二十世紀的主要戰爭:包括西班牙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及第一次印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卡帕跟隨美國軍隊報導了北非及義大利的軍事行動,諾曼第登陸中的奧馬哈海灘戰役以及巴黎的解放。1954年5月25日,卡帕在越南採訪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時,為了拍照,誤入雷區,踩中地雷遭遇爆炸,不幸身亡。
卡帕被認為是「決定性瞬間」的集大成者之一,他的作品透過凝結瞬間再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暴戾。1947年,他和「決定性瞬間」的倡導者布列松等攝影家一同創立了著名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是一家跨國攝影合作社,最初是為了忠實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影像紀實而組成。「馬格蘭」一詞原是一種大桶的香檳酒名,當時的戰地記者常在生還之後,喝這種酒與朋友慶祝。羅伯‧卡帕以此酒為攝影社命名,現今在紐約、巴黎、倫敦和東京設有據點,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李斯毅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及財經法學碩士。喜愛閱讀,譯有《故鄉》、《印度之旅》、《墨利斯的情人》、《反時間管理》、《剪接室裡的故事大師》、《深夜裡的哲學家》、《劇院》、《兩張面孔的人》等,並以《慾望莊園》獲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
推薦序 戰爭的面貌 梁東屏
第一章 夏天,一九四二
第二章 海上旅館
第三章 粉紅妹
第四章 春天,一九四三
第五章 墜入情網
第六章 失業的敵方外僑
第七章 秋天,一九四三
第八章 倫敦假期
第九章 夏天,一九四四
第十章 諾曼第登陸後
第十一章 解放巴黎
第十二章 最後通牒
第十三章 戰爭與和平
第十四章 春天,一九四五
第十五章 歐洲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