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夢見的未來是什麼?
以小說測量歷史的距離
重訪七○年代內在景觀之作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太空人阿姆斯壯在月球的第一步,終結了太空競賽,改變歷史的重力,為一九七○年代拉開騷動序幕。
彼時飄流異國的中輟留學生、暗殺失敗的槍手、脫逃的教授、等待判決的囚徒、化名的異議分子、爆炸倖存者、博覽會接待員與追查案件謎團的調查員,時代人物在格差的世界中偶遇或錯過,卻隱隱在命運暗面彼此相連。
小說主角各自燃燒理想,對抗戒嚴年代的高重力,嘗試著哪怕只有短短一瞬的反重力行動。儘管反重力是妄想,是虛構,是不可能的事,他們仍然奮力一搏,渴求一個超越此時此地的世界,一個改變重力的世界,一個反重力的世界。他們持續燃燒,直到化為灰燼,直到飄升空中,直到成為遙遠而閃爍的塵埃,微弱地改變來自宇宙的光。
《反重力》圍繞半個世紀前臺灣幾個重要政治事件:刺殺蔣經國、彭明敏逃亡、泰源事件、臺南美新處爆炸案……,但小說的時間與空間又超過了這些,指向整個一九七○年前後的地球,詢問著來不及發生的失去:在那個時代,島嶼上的人們曾經創造出哪些如今回看無比閃耀的可能性?
第一人
刺殺
蒸發
漫遊
最後一人
阿波羅
萬博小姐
小林來臺北
指揮
起義
逃亡
太空人
調查
二○○一
爆炸
回響
致謝
專文 測量月球的距離──關於歷史,小說家能夠多問些什麼? 林易澄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