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動詞:臺灣族群遷徙故事

作者: 鄭安晞, 蔡承豪, 盧啟明, 顏杏如, 蔡蕙頻, 阮氏貞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4/09/04
衛城
優惠售價
NT$311~345
商品編號: 978626737667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家的形成,是如候鳥般不斷飛翔的旅程,
    橫跨15000年歷史,譜寫6段臺灣族群故事,
    重新探索臺灣如何成為我們的家園。

     
      我們對家的認知是多元的。從個人到家族遷徙的足跡、短暫停靠或永久定居的地理空間,到新加入與離開的成員,這些複雜的經驗,構成每人對家的獨有認同,也讓「家」是不斷變動的動詞,而非靜止的名詞。
     
      本書由六名臺灣史領域的學者作家,共同寫下六個族群的遷徙故事,也就是不同群體如何以臺灣為家的歷史。其中包含一萬五千多年前就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移動軌跡;大航海時代,跟著商貿與統治者腳步抵達的漢人;隨著宗教改革與帝國擴張,來到臺灣傳播普世信仰的西方宣教士;日治時期視在臺灣生長、視臺灣為記憶原鄉的「灣生」日本人;二戰後形成特有眷村聚落文化的外省人,以及二十世紀末,在婚姻與工作移民潮中來到臺灣的新住民。
     
      這些族群在島上流轉遷徙、築建家園,也面對在同一塊土地上共處的命運,彼此互相對抗、競爭、協商與融合。這種動態軌跡,造就今日臺灣特殊的族群版圖,形塑我們對自己與他者關係的認識。本書將以知性之筆,娓娓道述幾世紀以前臺灣便展開的「家園化」歷程,共同譜寫被隱匿在公眾視野的歷史記憶。
     
      ◆ 原住民的集團移住與傳統領域變遷
      ◆ 移墾漢人的籍貫地理分布與文化在地移轉
      ◆ 基督教長老教會的信仰傳播與本土認同
      ◆ 在臺日人的原鄉風景與帝國/島國空間移轉
      ◆ 外省群體的眷村文化與世代認同更迭
      ◆ 新住民群體從被汙名化標籤到發展多元異國文化
     
    本書特色
     
      《家是動詞》以知性清晰的文字,述說不同族群的遷徙故事,一方面指出臺灣並不是一個本質的、封閉的地方,反而是因為臺灣身處在世界之中,融會很複雜的移動跟身分認同,讓臺灣這個「家園」的概念變得豐富。一方面也點出直到今日,臺灣其實依然處於「家園化」的過程,今日臺灣也還存在「誰」是這個家庭的成員、土地歸屬與使用的問題。例如近日行政院提出之《新住民權益保障法》草案,由於未將藍領移工包含在新住民範圍而引發爭議;近期也有愈來愈多專家學者、公民團體關注原住民傳統領域的使用權問題,這些當代現況,都揭示臺灣族群歷史的動態性,以及在過往與今日,我們應該如何思考臺灣這個「想像的共同體」。閱讀本書將提供這道課題一種了解的取徑。
     
    專文推薦
     
      戴寶村|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陳偉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齊聲推薦
     
      張惠菁|作家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思豪|三一長老教會牧師
      錢真|小說家
      謝金魚|歷史作家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