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壓迫:從日常生活到特定場域,覺察你我無意識的內化歧視

作者: 艾蜜莉亞.羅伊格
原文作者: Emilia Roig
譯者: 陳冠宇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3/10/18
堡壘文化
優惠售價
NT$356~394
商品編號: 978626737504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亞馬遜網路書店4.8顆星
    2021年NDR非文學獎入圍 X 長踞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榜
    ★★★二十一世紀重新思考多元時代的啟蒙之作★★★

    現況令人感到舒適,沒有人想要離開。
    階級在哪裡?歧視又在哪裡?哪裡有什麼壓迫?
    善良與惡意與你的日常交織,而你甚至沒有意識自己涉入其中。


      為什麼不好好讀書被說只能去當清潔工?家庭勞動為何被視為無償工作?
      在語言霸權下,如何保持母語和文化?為何有錢者可保命,而貧困者卻判死刑?

      作者艾蜜莉亞出生於法國,在白人父親與非裔母親有著截然不同際遇的背景下長大。她在歐美接受高等教育,並歷經異性戀婚姻、育兒,最終走向酷兒自我覺醒。同時作為受益者與被壓迫者,這多層面的經歷賦予她獨特的視角,挑戰了「中立客觀」的標準。

      艾蜜莉亞透過自身經歷,深入社會各個場域,包括家庭、學校、醫院等,揭示了其中的偏見、歧視和權力不平等。她的觀察循著社會現象、實踐與理論的足跡,追溯到壓迫的根源,批判不同種類的歧視如何交織成多層次的體制,持續強化不平等。

      這本書敦促你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世界,發現社會各角落隱藏的制度性歧視。它提供了終結壓迫的方向,鼓勵擁有特權者正視內在的罪惡感,支持被壓迫者的自我療癒,每個人都該培養同理心。當更多人願意省視自我並調整,社會將解脫壓迫的桎梏,走向更公平包容的未來。

    本書特色

      在多元認同的新時代裡,我們都應該重新學習如何對待這個世界以及住在這個世界上的各種群體。這本書將幫助你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存世界,讓生活中那些下意識的壓迫或歧視行為重新被發現。

    專業推薦

      ■ 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 范 雲|立法委員、臺大社會系副教授
      ■ 烏恩慈|禾馨婦產科醫師
      ■ 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 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教授、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諮詢顧問
      ■ 許菁芳|作家
      ■ 陶曉嫚|作家
      (順序按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推薦

      「艾蜜莉亞.羅伊格在她的新書中探討了『如何讓我們的世界更公平?』這個問題,這位政治學者及活動家在本書中精闢地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壓迫模式。」——德國《時代週報》線上版(Zeit online)

      「透過本書,羅伊格探討了各領域中,許多至今已公開的種族主義、難以掩飾的壓迫行為,以及無意識歧視模式的特徵。將近四百頁篇幅的描述,讓白人特權人士睜大了眼睛。」——德新社(dpa)

      「羅伊格,有著猶太背景的阿爾及利亞白人男子與來自馬丁尼克島的黑人女子所生的女兒,嘗試在她的著作《終結壓迫》中探討針對少數族群的壓迫,如女人、有色人種、同性戀者、身心障礙人士等。」——RBB文化廣播電台

      「這本書是重新思考世界的概括性總結。」——德國《時代週報》(Die Zeit)

      「艾蜜莉亞.羅伊格藉由此書成功地描繪了一幅令人驚愕的階級制度、遭受貶低、被剝奪機會的群像,閱讀起來卻不像是在秋後算帳,反而引人入勝,讓人想一讀再讀。」——《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毫無疑問,艾蜜莉亞以極端的方式為這個時代的歧視辯論寫了一部至關重要的作品。她也將繼續書寫,直到其他系列的同理心差距被縮減為止。」——《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規格說明

    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