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狼外交:外交官怎成了文裝解放軍?一切要從周恩來說起。

作者: 馬越
原文作者: Peter Martin
譯者: 吳盈慧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3/09/26
ISBN:9786267328637
大是文化
優惠售價
NT$411~453
商品編號: 978626732863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2015年,海外媒體開始稱中國外交官這種咄咄逼人的姿態,
    為「戰狼外交」(wolf warrior diplomacy)。
    此名稱取自中國電影《戰狼》,其中有句經典臺詞: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成為中國外交官的經典形象。

    作者馬越為彭博新聞社政治記者,派駐北京、新德里和華盛頓等地,
    2017年起便對中國外交官的言論產生好奇──這些人能力出色、學歷亮眼,
    為何在公開場合上寧可毫無禮貌的羞辱他國,也不能看起來軟弱?

    他綜合在中國擔任記者的經驗、數十場外交官訪談、退休中國外交官回憶錄,
    探討「外交戰狼」如何在世界崛起。

    ◎戰狼外交,一切要從周恩來說起
    1949年,毛澤東趕走蔣介石,在北京成立新政府,
    周恩來成為這個新國家的總理兼外交部長,
    但他手上僅有農民革命軍與只會打仗的將軍,根本沒有外交官,

    於是他給這些人的指示是:「外交同軍隊一樣,不過是『文打』而已。」
    此後,「中國外交隊伍,就是文裝的人民解放軍。」傳承至今70年。

    ◎文化大革命,差點革了中國外交的命
    1966年發生文化大革命,外交人員首先被開刀──被紅衛兵囚禁、被迫勞動,
    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副部長陳家康,都在文革期間喪命。
    中國與外在世界建立的邦交戛然而止,直到1969年中才得以恢復。

    ◎從被國際孤立到北京辦奧運,翻轉形象大勝利
    1989年天安門事件爆發,中國被西方大國孤立,聲譽跌到谷底,
    直到鄧小平喊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政策,
    中國外交官立刻以「最大聲量、重複宣傳」,重塑大國形象,
    進而取得2008年北京奧運主辦權,踏上外交復興之路的顛峰。

    ◎「因為這世界上有狼,才需要戰狼」,戰狼2.0出世
    習近平上任談外交,便抱怨「吃飽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指手畫腳」,
    並親筆寫下指示給外交部,要求表現「戰鬥精神」。
    於是,才定調為「國際說服」沒幾年的中國外交戰略,
    自此一路走向「讓批評的人閉嘴」。

    本書引述超過百位第一線中國外交官回憶錄、數十場訪談紀錄,
    讓我們得以了解「外交」對中國崛起分外重要的影響力:
    這支「文裝解放軍」如何輔佐中國從貧困國家走出國際孤立、
    參與世界經濟榮景、走向世界強權。
    而今後,這支執行「讓批評的人閉嘴」作戰方針的外交官,會如何影響中國?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7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