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 Confabulations

作者: 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譯者: 吳莉君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01
定價:320元
黑體文化 「口語是身體,是活物,它的外形容貌來自言詞,它的臟腑功能涉及語言學。而這個生物的家不只是那些可以言說的,更是那些不可言說的。」
優惠售價
NT$237~263
商品編號: 978626726337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約翰.伯格生前最後作品之一

     

      「口語是身體,是活物,它的外形容貌來自言詞,它的臟腑功能涉及語言學。而這個生物的家不只是那些可以言說的,更是那些不可言說的。」

     

      「一直以來,書寫行為對我至關緊要;它幫助我理解事物,延續人生。不過,書寫其實是分支,衍生自某個更深刻、更普遍的事物──我們和語言本身的關係。而這幾則筆記的主題,正是語言。」

     

      約翰.伯格是一位熱愛並全身投入寫作的作家,他勤於筆耕,盡可能每天寫作。他的寫作浩繁多元,批判色彩濃厚,對藝術、社會、政治議題的看法也獨具一格,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評家之一。他的作品徹底改變了我們理解視覺語言的方式。

     

      《閒談》這本小書在伯格過世前一年(2016)出版,意義非凡。在本書中,他書寫了語言本身,語言如何與今日的思想、藝術、歌曲、說故事和政治論述相關,內容也涉及勞作、回憶、苦難、希望、共同生活甚至對鳥鳴的聆聽。書中收錄伯格自身的素描、筆記、回憶和省思,主題從卡謬、羅莎.盧森堡、卓別林到全球資本主義,無所不包。

     

      《閒談》一書帶我們關注「基本、真實且迫切的事物」。

     

    本書特色

     

      ◎本書在約翰.伯格過世前一年(2016)出版,意義非凡。

     

      ◎伯格書寫了語言本身,語言如何與今日的思想、藝術、歌曲、說故事和政治論述相關,內容也涉及勞作、回憶、苦難、希望、共同生活甚至對鳥鳴的聆聽。

     

      ◎書中收錄數十張圖片,包括作者的繪圖。

     

    好評推薦

      

      林志明(臺北教育大學特聘教授、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主任)專文導讀

     

      「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觀察者報》(Obsever)

     

      「他揮灑思想,一如藝術家揮灑顏料。」──作家珍奈.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

     

     

    作者簡介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2017)

     

      文化藝術評論家、小說家、畫家、劇作家、詩人。1926年出生於英國倫敦,2017年逝世於法國巴黎。伯格的著作浩繁多元,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評家之一。其備受讚譽的小說和非小說作品包括:開創先河的《觀看的方式》、1972年贏得布克獎的小說《G》、《班托的素描簿》等。

     

    譯者簡介

    吳莉君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悲傷地形考》等書。

     

    規格說明

    平裝 / 168頁 / 12.8 x 19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