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間店、是一扇窗,或一張椅,
能引渡日常,熟成故事,吐納風景…
★飲食偵探 x 抒情詩人,劉書甫繼《細味臺中》後又一召喚情感記憶之作
★他從時間裡淘選出繁華斑斕中無可取代的平凡味道
★透過書寫記憶,凝望一片喫心,也記錄孕育自我的台灣之味
鄭順聰、陳靜宜‧專文推薦
毛奇、郭銘哲、馮忠恬、魏廣晧‧喫情推薦
寫下的,也就可以讓它成為過去
遺忘了沒關係,書翻開了味道又飄散出來……
他在不同的食肆出入,從麵攤走到咖啡館,從吧台坐到窗邊;他在書房與街頭,書桌與餐桌之間漫遊,用眼耳鼻舌身意取材;他以文字眷戀,筆尖流洩而出的除了美味,還有況味……
劉書甫的飲食書寫,至情至性,自然熟成,一口接一口,享受味覺的此曾在,同時卻已經遠離餐桌,看見天寬地闊的其他,找回滋潤靈魂的一片喫心。
「我原是想寫老派的飲食,竟也充滿了對自己過往的追憶,流連在已經消逝的時光裡,用文字眷戀。筆尖徘徊,質疑自己有沒有能力,透過書寫記憶,凝望自己的喫與痴心,也記錄蘊育我的台灣味道。書裡的每一篇章,都隱藏了一段消逝或即將消逝的時光,正是從那失去的往事中,誕生了老派。」—劉書甫
☆☆☆精采內文節錄
〈早餐的派頭〉:晨起的飯湯熱菜,最宜獨自前往、獨坐街邊,把想吃的都一套點上桌來,以顯示為「一個人的海派」。
〈老是坐麵攤〉:麵,既是點心,也能充主食。只擱幾片菜葉,淋上肉燥,就是街邊麵攤小肆裡的陽春麵、擔仔麵或意麵……想吃豪華一點也行,點牛肉麵、蹄花麵、排骨麵,或當歸鴨腿麵,搭配肉食,立刻像一份大禮,在特別的日子,當做特別的犒賞。可輕可重,這就是麵的尺度。
〈米飯的好吃款〉:在白飯澆鹹的基本美學上,滷肉飯、肉臊飯、炕肉飯、嘉義火雞肉飯、高雄燒肉飯,乃至於咖哩飯、丼飯、鰻魚飯……,這些以「白飯放料」之簡單形式構成的米飯料理,成為我這個飯桶想好好吃飯的首選。
〈吐司情緣〉:早晨取一片厚度極厚的生吐司,或直接享用,或放在烤網上烤至表面微酥。……配上一盅手沖咖啡,奶油厚片黑咖啡,就像結婚五年的伴侶,那麼平凡那麼熟悉,卻依舊在翌日的早晨,感受到熱戀。
〈怎麼醬?〉:如果來了台中正巧目睹「東泉海量加味儀式」而看不習慣,那麼請諒解吧,台中人加醬,有時候加的不是辣,是情境,是熟悉,是味覺的癮頭,是記憶中的滋味。
〈像甜酥餅般的心腸〉:有智慧、充滿光輝的人,總是待人和善,外在有其強韌,內裡則保有空間與彈性,以及一副熱心的感性心腸。啊,就像剛出爐的甜酥餅。
〈爐鍋煮食之樂〉:吃鍋之連綿不絕,也就是可長可短,自在人為;鍋能吃得連綿不絕,也就是時間感淡薄至幾近不察。要能臻此般忘我的境界,要不就是很能享受孤獨之人,要不就是兩人談話談得相當盡興。
〈老派咖啡館—一座現代城市的居心地〉:味蕾的遠遊再豐,好像只有那個性不必太鮮明強烈的調和咖啡(blend),更能與尋常生活相佐。終究,我還是回到了老派咖啡館裡,點一杯綜合咖啡,並自我揚言:綜合,才是人生的真滋味。
〈飲苦與雅興〉:那些帶苦味的文化產品,都須投注精力和時間認真以對,才曉箇中甘味。識苦,是獨特的品味,是流行的反面。一旦識得飲苦之魅力,各種消費潮流中,你無動於衷,自己有自己的鑑賞力。
〈老是坐吧台〉:如果話題是主旋律,嘴唇接觸杯子的頻率是節奏,眼神是和聲,不時輕觸的肩膀就是主導氣氛的Bass line。吧台之夜,即是一場即興爵士樂。坐吧台,多麼老派的約會。
〈老是坐窗邊〉:咖啡館的靠窗座位,回應了我們在某些生命狀態中發出的訊息,因此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化做一筆不被遺忘的記憶。……那是屬於我的,也是屬於都會人的重要地景之一,組成了那份內在航行的地圖。
〈永遠的冰果室〉:只要天氣不冷,我心中經常想起一碗冰。而且這碗冰愈來愈單純:配料當天現煮製作,沒有被關在冰庫裡失真,並且注重糖水:淋上那匙糖水,就像吹入木偶內的氣息,是一碗冰清雅有神或甜膩吃不消的關鍵。
〈採獵於都市江湖〉:不論是為宴客、為自家餐桌而做,或為獨自練習、遊戲而做,料理的想像早在走進廚房之前。如果各國食譜是想像力的油門,菜市場就是想像力的排檔桿。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能夠改變一段時光的品質,把吃飯、走路、灑掃洗滌等最尋常不過的事情上升至精神高度,是一個人非常可貴的天賦。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什麼時候我們能別再談美食,我們來談談日子怎麼過。
〈飲食偵探與抒情詩人〉:如果我的作品是一首樂曲,偵探與詩人各自鳴發的詞彙字句,便形成了和聲,主導了樂曲的調性。正是藉由偵探之眼,詩人之心,我找到了飲食寫作的樂趣。
推薦文
書甫這個名字,第一次聽到是讀書時的男友口中。
他說他有個中學的好朋友,才華洋溢,早早被咖啡店找去駐館寫作。出身音樂世家,溫文儒雅。我總想,我似乎也喜歡寫字,什麼時候才能夠像他一樣?後來我們認識了,也聽他說過在高雄南方打拚事業,形容自己像宇宙裡拓荒星球,詩意,勇敢,寂寥,或許莽撞、可愛。三十歲之前幾年時光是該這麼做。
多年後,書甫依然這麼知書達禮,有教養,他回到台中,成為丈夫與溫暖的父親;他講吃依然溫厚不火,加入他眷戀的小家庭。得體的人身距離下,始終目光清楚。這是三十輩男子的喫心地。恭喜他。
—毛奇(飲食作家)
讀完後,那意猶未盡感始終縈繞,腦袋馬上浮出的竟是,這作品根本就是「書甫的美食多重宇宙」了啊!
每篇文章的主題設定都奇巧無比,龐大的資訊量,跳年代,跨族群,通陸海,記憶飛天遁地,將細藏於食物之中那邂逅的絲絲情意,與如今靠紮實走訪累積出的吃喝歲月,都在書裡被無縫接軌串接了起來。
宇宙在主題間跳接,但跳得卻像超慢動作攝影,以至攤頭餐館裡的各色滋味,與滋味以外的微觀細察,都被吸進了書裡變成大大小小的星球。老派的自轉速度,文字得以一段一段隆重出場,也像醇酒,必須先溫馨提醒,想進入這獨一無二的美食宇宙者請千萬小心,因為可能讀著喝著,腦子裡開始太空漫步,還得苦惱最後要怎麼抓住那香氣好好降落。
—郭銘哲(飲食作家)
在書甫的筆下,食物不僅是口腹之慾,而是被磚造出「時間感」的,每個悠悠閑散、安靜執著的選擇,全是識食的品味與老練。
選人亦如是,女孩帶他去吃食,他「咬下一口湯包,甚好」,便決定此人可以深交。
從飲食而來,擴及到人生的各種場景,就像從電影裡走出來的老派大俠,替我們拂去塵埃,挖掘因時間而變得臻美的事物,賦予生活的浪漫與情懷。
—馮忠恬(米通信共同創辦人暨總編輯、飲食文化工作者)
我喜歡書甫的文字,就像是伴著和煦的陽光與徐徐的微風,微笑地漫步在台灣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看得到,可以聽得到,可以聞得到,也彷彿可以觸碰得到。
那些我們回憶裡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在書甫筆觸的刻畫下,除了看著他的故事,更不禁讓我也用自己的故事,重新咀嚼了相同的感受,這可以是一本老派文青的心情札記,可以是有感情與脈絡的旅遊書,也可以當作是用來尋找巷弄美食地圖的寶典,總之,這是一本同時有知識與溫度,讀起來卻一點都不陌生的難得作品。
還有,當你只要拿起這本書看,肚子就會開始覺得餓了!
—魏廣晧(爵士小號演奏家/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副教授暨藝術中心主任)
作者簡介
劉書甫
1986年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學士與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古典樂與爵士樂迷,阿卡西紀錄高階解讀執行師。曾從事地方文化園區與複合式餐飲空間經營,執筆《TLife 高鐵月刊》、《旅讀》等各類刊物專欄與編輯工作,作品散見報章雜誌。
歷經台灣北、中、南三大城市洗禮,現為定居台中的地方爸爸,跨界製造業與文字手工業,在多重角色間保持平衡。以老派的雅興為樂,樂於發現日常裡歡愉、自在而有情的時刻。合著有《細味臺中》文集。
個人網站:liushufu.com
臉書:Shu-Fu Liu (劉書甫)
【推薦序】白鐵桌與毛玻璃 ◎鄭順聰
【推薦序】值得以心相待 ◎陳靜宜
【推薦文】毛奇、郭銘哲、馮忠恬、魏廣皓
【自序】老派的誕生
輯一 我的大人味
早餐的派頭
老是坐麵攤
米飯的好吃款
吐司情緣
我的大人味
怎麼醬?
像甜酥餅一樣的心腸
爐鍋煮食之樂
人間好食節
輯二 日常啜飲之道
不喝愛情釀的酒
一起做工的人,以及我與他們喝過的飲料
日常啜飲之道
老派咖啡館—一座現代城市的居心地
咖啡老靈魂—曼巴、藍山及其他
後泡沫紅茶店時代
飲苦與雅興
輯三 都市採獵
老是坐吧台
老是坐窗邊
永遠的冰果室
路邊攤的意趣
老公寓,常民食
採獵於都市江湖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舊城的漫遊與思考
吃肉喝酒的格調
【後記】飲食偵探與抒情詩人
平裝 / 272頁 / 15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