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文藝李登輝100年專輯

作者: 春山出版編輯部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4/25
春山
優惠售價
NT$324~359
商品編號: 978626723621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李登輝100年專輯

      二○二○年過世的李登輝,他將近百歲的一生幾乎就是臺灣百年史。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過世,他成為結束蔣家政權的新一代本省籍總統,臺灣從此邁入下一個政治階段。然而李登輝在民主化、政黨、兩岸、經貿、統獨與臺灣認同等面向上,有一定的複雜性,如何定義李登輝與臺灣的關係,那是一個怎樣的轉變時代?值得在李登輝二○二三年百年冥誕的時刻,以新的角度來檢視。本次封面故事邀請一九八八年曾為《遠東經濟評論》駐臺的韓籍記者沈在薰(Shim Jae Hoon),從外媒的角度寫下他對李登輝與臺灣民主轉型期的回憶。而被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從已公開的檔案來看,身為總統的他,剛上任沒幾年如何面對一九九一年發生的獨台會案?此外,李登輝時期開放新銀行設立、實施健保與教改、對中國從開放走向戒急用忍,在經濟與社會分配上都深深影響臺灣,《未竟的奇蹟》主編林宗弘分析李登輝如何在多重政治風險下實行矛盾的經濟政策,形塑影響後續每一任總統的李登輝難題。同時,我們也將探討李登輝為何以農經為志業,跟日治時代知識分子養成有何關係,以及深度解讀他的早期農經論文呈現的批判思想。期待從這些文章,給予多面向的李登輝肖像。

      而面對近年的世界變局,尤其是香港與烏克蘭所遭受的極權壓迫與侵略戰爭,本期邀請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烏克蘭文學研究者瑪莉雅.舒瓦洛娃(Mariia Shuvalova)與香港作家李智良,分別撰文陳述歐洲、烏克蘭與香港的文學界如何回應前所未有的變局。菲耶自剖身為法國作家對這場戰爭的驚愕、幻滅與無力感。舒瓦洛娃則爬梳俄羅斯在戰爭之前,就出現許多幻想的軍事文學,主題皆為侵略烏克蘭,而烏克蘭自二○一四年起因俄羅斯入侵,引爆一波戰爭文學,包括許多上戰場的女性。殺伐與抵抗也發生在文學中。李智良則描述反送中運動後的香港社會在強力監控中正在經歷各自孤立、離散的過程。

      本期也收錄由中研院法律研究所黃丞儀策劃,從幽暗歷史的角度探討白色恐怖的座談會精采紀錄,領域跨及中文、外文、原住民、歷史與社會學門,有臺大中文系教授同時是中研院院士的鄭毓瑜、中研院歐美所單德興、中研院史語所戴麗娟、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以及中研院社會所蕭阿勤等幾位老師,是人文學科目前為止最深刻探討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課題的交會,企圖呈現幽暗過去的曖昧性。當代文學評論則由鍾永豐詮釋哈金文學的特殊性,與蔡慶樺解讀奧地利作家葉利尼克為何堅決成為最討厭奧地利的人。

    規格說明

    ISBN:9786267236215
    叢書系列:春山文藝
    規格:平裝 / 232頁 / 16 x 23 x 1.1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社科> 傳記/自傳> 領袖/領導人物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