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2版)

作者: 陳復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5/02/10
五南
優惠售價
NT$663~734
商品編號: 97862642314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 本書收錄──本土心理學巨擘黃光國教授生前最後一篇推薦序

      #【聯合推薦】──黃光國教授、劉威德教授、張蘭石教授

     

      ◎ 心理學本土化的過程中,你不能不認識文化史,來幫忙你認識自己身上的集體潛意識。

     

      本書主標題稱作「精靈的田野」,乍聽甚奇,但「精靈」其實是指生命最本原的自性,這是出自王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下卷》第六十一條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無數的文化菁英,畢生用各自的領悟,將「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術」打通成一片,在思想、文學、書法、繪畫與教育這些文化的田野間耕耘,從而發展出各種有關於自性的深刻內容,其間的脈絡都是有關「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想探討的重點。值此中西文化對抗與整合正處於混沌難解的時刻,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對「興滅國,繼絕世」產生些許動能,華人只有認識自身的文化與心理,纔能進而意識到整個人類文化發展的洪流中,我們該做出如何開創性的貢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復

     

      思想史學者與心學家,現職擔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創院院長兼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首屆主任,洄瀾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華語文教學暨書法國際碩士班合聘教授、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兼大一不分系學士班主任、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與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創立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與榮譽理事長。

     

      長期關注於實驗教育、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這三個領域,其辦理的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藉由特殊選才凝聚出一批各具才藝的青年學子,共同藉由專題發展專業,並展開在地實踐。他窮盡心血鑽研中華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各種議題,並同時思考如何將這些議題應用於社會中,其專業研究在齊文化與齊學術、陽明學與中國現代化、本土心理學、心學心理學暨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更將這些研究成果發展到應用類的心理諮詢領域,稱作智慧諮詢。

     

      陳復擅寫詩文,倡導與實踐心學來復興中華文化,但這個過程不是復古,而是創新。曾榮獲知名國際新聞雜誌《亞洲週刊》(第21期)公布第六屆全球傑出青年領袖大獎。著有《心學工夫論》(2005)、《書院精神與中華文化》(2005)、《先秦齊文化的淵源與發展》(2009)、《戰國齊學術的特徵與影響》(2009)與《心學風雲記:王陽明帶你打土匪》(2018)、《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2018)、《轉道成知: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突圍》(2020)等書。

     

    目錄

    兩種不同的實在論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推薦序一/黃光國
    登月乎?望月乎?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推薦序二/劉威德
    華學復興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推薦序三/張蘭石
    深化探索中華文化史的新路徑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自序/陳復

    第一章 中華文化的特點:談文化的心理意義
    第一節 心理諮詢與文化心理
    第二節 對於文化的基本認知
    第三節 中西不同的文化心理
    第四節 修養工夫與心理諮詢
    第五節 智慧諮詢的心理背景

    第二章 中華文化的源頭:本土心理學的詮釋
    第一節 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
    第二節 中華文化的兩大系統
    第三節 德性不滅的華人社會
    第四節 中華文化的內向性
    第五節 中西心理諮詢的差異

    第三章 中華文化的五觀:中道不二的生命態度
    第一節 來去自如的信仰觀
    第二節 兼容並蓄的民族觀
    第三節 民胞物與的政治觀
    第四節 承先啟後的經濟觀
    第五節 天下一家的道統觀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原型:多元並立的先秦思想
    第一節 孔子前的文化典籍
    第二節 孔子對文化的闡發
    第三節 形名的突破與發展
    第四節 老莊與楊朱的思想

    第五章 不同的內外整合:性善與性惡的大爭論 
    第一節 孟子與荀子的思想
    第二節 荀子對晉學的影響
    第三節 韓非子的思想抉擇
    第四節 戰國晚期的儒學 

    第六章 天人關係:先秦時期文學與藝術的發展
    第一節 文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節 漢字如何發展書法
    第三節 書法的演變歷程
    第四節 繪畫與信仰的關係

    第七章 從兩漢到魏晉:儒道兩家思想的交替發展
    第一節 西漢早期的黃老思想
    第二節 董仲舒開啟儒學思潮
    第三節 大一統的文化心理
    第四節 道教與玄學的興發

    第八章 盛衰交替:兩漢魏晉文學與藝術的風華
    第一節 文學與書法的發展
    第二節 繪畫成為專業領域
    第三節 畫論的萌芽與興盛
    第四節 南北朝的不同畫風

    第九章 大唐氣象:文化各精神層面的興旺發展
    第一節 唐朝的制度創舉
    第二節 佛道在社會的發展
    第三節 文學與書法的突破
    第四節 繪畫反映文化心理
    第五節 書院教育的萌芽

    第十章 儒學復興:宋朝士庶交融的文藝生活化
    第一節 新儒學萌芽的背景
    第二節 書院講學的興盛
    第三節 文學與書法的內化
    第四節 文人畫的高度發展

    第十一章 解放與解脫:心學對明朝社會的劇烈影響
    第一節 心學孕育的背景
    第二節 心學與書院的發展
    第三節 文學的自我與自性
    第四節 書法的解放與解脫
    第五節 繪畫體現自性風

    第十二章 轉道成知:中體西用思想的蛻變與發展
    第一節 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二節 六大關係主義論
    第三節 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四節 中華文化的未來

    書跋 洪荒因有精靈而成山川

    參考文獻

    規格說明

    平裝 / 656頁 / 17 x 23 x 2.8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