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方法(Historical method),是一種研究歷史的方法學,包括蒐集證據、傳達證據、學習證據分類等三方面,也是歷史學者將歷史的證據以列舉、描述事件、討論等,成為其基本入門。
歷史涵蓋了人類的各種活動,它涉及政府、戰爭、外交、人們謀生的努力、社會組織和活動,以及藝術、哲學和文學中人類精神的表達,因此它與生活本身一樣具有多面性。
而透過史學方法,能科學的、人文的、藝術的將歷史研究擴而廣之,又精萃提煉,從而讓你我在讀史之外,更能在錯綜複雜的歷史大車輪轉動中,找到過去的歷史經驗,借鑑、防範於未然。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
一、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七、歷史的因果關係
二、口述歷史 八、年鑑學派
三、史料與方法 九、唯物史觀
四、藝術史研究方法 十、史學與史學家
五、比較歷史 十一、檔案研究
六、歷史決定論 十二、歷史哲學
作者介紹
劉增泉
學歷:
法國巴黎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 IV Sorbonne)西洋史博士
法國國家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文化史博士
經歷:淡江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榮譽教授
著有:
《古代中國與羅馬之關係》、《法國史》、《古希臘》、《世界文明史》、《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西方文明之初――古希臘城邦》、《早安,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古羅馬的旅人》、《西洋文化史》、《希臘文化史:文明的興起》、《羅馬文化史》、《西洋上古史》、《西洋中古史》、《世界現代史》等著作,並譯有《中國與古羅馬東部地區的歷史淵源》、《羅馬與中世紀》、《中歐西歐洲的羅馬行省》、《中歐西歐的羅馬行省與社會宗教》、《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簡明西洋上古史》、《簡明西洋中古史》、《簡明西洋近代史》、《帝俄和俄羅斯》、《文藝復興藝術觀》、《歷史從蘇美人開始》等專書。
目次
目錄
序
第一章 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第二章 口述歷史
第三章 史料與方法
第一節 史料研究和評論
第二節 書寫歷史
第三節 歷史推理
第四章 藝術史研究方法
第一節 現代藝術史研究方法
第二節 黑格爾與社會學和意識形態決定論
第三節 視覺藝術
第五章 比較歷史
第一節 比較歷史方式
第二節 比較歷史與人文科學
第三節 比較歷史新方法
第六章 歷史決定論
第一節 決定論超越人的意志
第二節 啟蒙運動
第三節 基督教價值觀的摧毀
第四節 對歷史決定論的質疑
第七章 歷史的因果關係
第一節 歷史因果關係概念的演變
第二節 歷史單一事件的因果關係
第三節 歷史多重原因的因果關係
第八章 年鑑學派
第一節 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布勞岱時期
第三節 地域主義
第九章 唯物史觀
第一節 起源和定義
第二節 啟蒙運動的歷史觀
第三節 研究和理解歷史的關鍵意義
第十章 史學與史學家
第一節 古代與中世紀—文藝復興到啟蒙史學
第二節 浪漫主義和當代史學
第三節 史學家與人文科學的關係
第十一章 檔案研究
第一節 歷史的輔助科學與檔案研究
第二節 來源評論
第三節 抄襲
第十二章 歷史哲學
第一節 歷史哲學的背景
第二節 啟蒙時代誕生
第三節 十九世紀學說
第四節 二十世紀的參與與疏遠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