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他鄉嚐到「似曾相識」的味道,是偶然也是必然,
將讓人重新感知距離與歸屬,
並在異地尋回某種心理上的「家」。
吃著空心的地瓜球想著扎實的煎堆,把剉冰一口又一口送入嘴裡想起了家鄉的紅豆霜,當便利商店的茶葉蛋香就足以讓人瞬間飛回吉打州,置身吃雞大國馬來西亞卻直到前往柔佛居鑾才吃到有九層塔的鹽酥雞因此總算不再覺得「少了一味」,伯朗咖啡、牛肉麵、臭臭鍋、鍋貼、涼麵、臭豆腐、滷肉飯、麵線、珍珠奶茶、烤香腸、蛋餅……台灣街頭的庶民滋味早已悄然融入馬來西亞的城市日常。
本書集結二十四位書寫者的文字,以「台灣美食在馬來西亞」為題,探索味覺背後承載的文化遷移與情感流動,同時試圖回應某種微妙的鄉愁——那不單屬於台灣,也不僅指涉馬來西亞,而是一種由味道所牽引的複合認同。
從念想到曾經,從回味不已到互相參照,「味道從不只是味道,它總與記憶、情感、流動與歸屬交織。」
當台灣味跨越語言與文化的邊界,在南洋土地上建構出嶄新面貌,尋味,也尋人。
編者簡介
楊迎楹
畢業於馬來亞大學、北京大學與台灣大學,現任教於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專注語言、教育與文化研究,用溫柔書寫世界的群聲與共鳴。
陳妙恩
任職於馬來亞大學歷史系。愛歷史,也愛吃喝玩味,穿梭於檔案館與街巷之間,尋找舊日的故事和味道,聽香氣說故事,讀一碗湯裡的人情與時光。
食光深處──楊迎楹
輯一.對照
牛肉麵──李婷欣
麵線流浪記──翁菀君
台北清涼夏──杜忠全
尋找有靈魂的滷肉飯──白偉權
滷蛋、盧蛋、茶葉蛋:一顆蛋的三種記憶──陳志強
滷肉香裡的回憶──陳妙恩
輯二.念想
做為主食以外的地瓜球──蔡曉玲
跨越世界版圖的滷肉飯──莊曉謙
蛋餅與記憶的距離──楊迎楹
我和伯朗咖啡的似水年華──方路
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鹽酥雞──李宣春
泡麵噢,泡麵!──潘碧華
輯三.回味
十個裹著棉被的人在熟睡──方肯
珍珠奶茶──郭紫薇
精神涼食──陳凱宇
地瓜與地瓜球──王修捷
臭臭鍋──楊焌恆
台味飄香的記憶備分──王晉恆
輯四.曾經
夏天的烤香腸──牛油小生
當一陣風吹過──梁馨元
社尾萬山的麵茶香──乙狼
烏龍愛情事件──黃子揚
.
雪隆的台灣牛肉麵──黃子堅
移植鼎泰豐的變異與傳承──許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