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的代價:歧視、飲食失調與自我懷疑,女性運動員的身心危機

原文作者: Katie Steele, Tiffany Brown, Erin Strout
譯者: 林柏宏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7/29
優惠售價
NT$380~418
商品編號: 978626419633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們揭示了女性運動員在各級競賽中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也引導我們朝向制度性改變的希望之路,並得以在不犧牲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找回運動的樂趣。」——潔西卡.門多薩(Jessica Mendoza),前美國奧運女壘隊金牌選手

      「作者揭露了女性運動領域的系統性問題。除了運動員本身,父母、教練以及愛好運動的人士都應該讀一讀。」——迪娜.卡斯特(Deena Kastor),美國長跑紀錄保持人

      在以男性為主體的運動文化中,如何打造更友善與健康的環境
      讓女性選手自在地追求成長?

      本書作者皆為心理健康和運動方面的專家,也深深體會到身為女性在體壇的困境。教練和家長總是端出一堆互相矛盾的標準:要積極求勝,但待人要溫柔;身材要練壯、但又不要太胖。在這些多重壓力下,她們很容易發生飲食失調、憂鬱、焦慮、自我傷害等問題,還得面對體育環境中的性侵害、歧視和汙名化標籤。

      直到近年來,網球巨星大阪直美公開談論自己的憂鬱症,體操世界冠軍西蒙•拜爾斯退出東奧並勇於指控隊醫的性侵,才喚起社會對運動員身心問題的重視。透過第一手的觀察與訪談,讀者能從書中了解女性運動員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會經歷哪些創傷、虐待與自我折磨。作者在每個章節也會提出具體的應對方法,讓父母、教練學會看到問題的徵兆,並馬上求助其他專業人士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除了場上的表現,我們都應該回到以「運動員福祉」為主的訓練精神:

      .不再以人身攻擊、羞辱作為「激勵」。
      .鼓勵她們說出自己的感受。
      .鼓勵運動員培養專項運動以外的興趣。
      .教練、運動員與家長在信任中結合為共同奮鬥的夥伴。

      如此一來,她們才能在運動中茁壯成長,並將這些體驗帶到人生的其他階段。而本書正是實現如此願景的全方位指南。

    共同推薦

      世界棒球12強金牌運動心理教練、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助理教授 彭涵妮
      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曾荃鈺 
      婦產科醫師 烏恩慈(烏烏醫師) 


     

    作者簡介

    凱蒂.史提爾(Katie Steele)


      曾是NCAA第一級的運動員,效力於著名的奧勒岡大學田徑隊。被教練毀了跑步生涯並留下多年創傷後,她決定投入到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照護工作。她現在是合格的婚姻與家庭治療師(LMFT),並創辦了「心榮茂」(Thrive Mental Health)心理健康診所。

    蒂芙妮.布朗(Tiffany Brown)

      獨木舟愛好者,婚姻與家庭治療師,奧勒岡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研究所的資深講師。除了為校內的運動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也為教練和工作人員開設相關課程。

    艾琳.斯特勞特(Erin Strout)

      資深跑者暨體育記者,特別關注於女性健康議題,她為本書補上動人的故事和背景知識。作品散見於ESPN、《華盛頓郵報》、《跑者世界》等各大媒體。

    譯者簡介

    林柏宏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讀字譯人,嗜寫書蟲,譯有《月球之書》、《有點噁的科學》、《漫畫腳本創作法》。合作或賜教,請聯絡elfizlin@gmail.com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符合女性需求的運動環境
    第二章  找回運動的初衷
    第三章  如何扮演好場邊父母的角色
    第四章  二十一世紀教練工作的新挑戰
    第五章  月經:健康與成長的象徵
    第六章  焦慮與憂鬱也是一種運動傷害
    第七章  性侵害與創傷
    第八章  外貌焦慮與飲食失調
    第九章  自傷傾向
    第十章  酒精、毒癮與禁藥
    第十一章  福禍相倚的社群媒體
    第十二章  避孕與生育的兩難
    第十三章  治療運動創傷的長路
    第十四章  運動生涯的下一步

    結語
    後記
    致謝
    作者簡介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8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