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彈鋼琴的傳統」和其他手藝一樣,是經由師徒承傳的,所以我們只有在知道每位偉大鋼琴家的歷史環境和承傳派別與風格之後,才能了解他們在鋼琴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色。
從19 世紀到20 世紀初期(約從1890 年到1920 年間)算是一個傳奇的「鋼琴黃金年代」,這些鋼琴大師們幾乎都是傳承自李斯特,以及晚李斯特三十年的雷協悌茲基兩位傳奇鋼琴家,這兩位偉大的鋼琴名師可說是現代鋼琴彈奏的「祖師爺」,也因此只有在認識他們的教學理念和音樂觀念之後,才能了解鋼琴彈奏的承傳系脈。理解此時期的演奏特色與承傳後,接著介紹20世紀後較為自成一格的鋼琴家、新客觀(NeueSachlichkeit) 時代講求完全忠於原典版的冷靜演奏傳統等等。
以彈奏風格來說,李斯特學生比較大家風範;而雷協悌茲基學生們則比較像維也納風格般地優雅、纖細與感傷,同時也比較注重細節。本書除了將鋼琴家們的師承流派做了系統的梳理,更特別將值得聆聽的歷史演奏錄音列出、賞析,讀者可以依據書後的歷史演奏錄音列表搭配內文介紹,認識當時的鋼琴彈奏風格。
====
作者簡介
葉綠娜
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曾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及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求學。
1990 年獲頒國家文藝獎。2010 年《雙鋼琴30 禮讚》專輯獲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演奏獎及外交部睦誼獎章;2013 年《在野的紅薔薇: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獲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5 年獲教育部頒發傑出藝術教育優良教師獎。
曾經翻譯許多國內外音樂著作,如《西洋音樂百科全書》中文國際版部分文章,及莫札特《提琴教學之根本探索》等。
====
本書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