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亡的大清帝國

作者: 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Jr.
譯者: 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3/15
定價:420元
ISBN:9786263350120
時報出版
優惠售價
NT$324~359
商品編號: 978626335012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若非西力衝擊,中國帝制可以永存?

      武昌起義是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行動,

      還是各項社會因素激起的意外暴動?

     

      本書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尤其清廷在一九○一年後所作的軍事、政治、經濟,以及教育改革,諷刺地加速了菁英群體政治意識的形成;如此所產生的後果,對清朝的傾覆而言,遠較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於同時期內所從事的活動,來得更有貢獻。

     

      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

     

    名人推薦

     

      廖敏淑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葉文心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所前所長 

      ──專文導讀

      呂妙芬 中研院近史所前所長

      涂豐恩 《故事》創辦人

      ──聯合推薦

     

      魏斐德可以被稱為過去三十年中最好的近代中國史學家。──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美國著名漢學家

     

      魏斐德以本書為十七到二十世紀的中國史,提出一套系統性的詮釋,美國的清史研究因本書而全面改觀。──羅威廉(William Rowe),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名人談魏斐德及本書】

     

      在我看來,魏斐德是一個抒情詩人和祕密活動份子的迷人混合體。他寫的最好的書在每個角度都含義深刻,無論在長度上還是在精神上,充滿著意外,承轉著情感。──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美國著名漢學家 

     

      魏斐德以本書為十七到二十世紀的中國史,提出一套系統性的詮釋,美國的清史研究因本書而全面改觀。──羅威廉(William Rowe),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魏斐德的作品中沒有絕對的「中國中心觀」或「西方中心觀」,在他全球化、大視野的研究中,無論是內部的變化還是外部的因素都是十分重要。──周錫瑞(Joseph Esherick),美國聖地牙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教授,魏斐德大弟子 

     

      不妨把魏斐德比作那樣一種武功高手:年輕時顯山露水,年齡越大功夫越高反而韜光養晦。──李歐梵,文化評論家

     

      魏斐德對中國史與中國人物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學界的視野,他對近代中國的群眾運動、祕密結社、外夷入侵、社會混亂、帝制崩潰以至毛澤東思想,都有精湛獨到的看法。──林博文,知名專欄作家 

     

      魏斐德的分析指向了世界史研究中最迷人的問題,即制度模式與其大環境,特別是國際環境之間的關係。──艾森斯塔特(Shmuel N. Eisenstadt),世界知名社會學家 

     

      你和中國一起老去,長廊貫穿春秋,大門口的陌生人,正砸響門環。──北島,詩人,獻詩〈青燈〉致魏斐德教授之部分詩文

     

    作者簡介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

     

      195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主修歐洲史及文學;大學畢業後,轉作中國研究,先後於劍橋大學及巴黎高等政治學院進修,並曾到台灣進行研究工作。返美後投入知名漢學家列文森門下,於1965年取得柏克萊大學遠東史博士學位。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研究院院長,上海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會長等職。

     

      他通曉多國語言,熟悉歐洲年鑑學派、社會史觀,研究中國史時致力觀察世界脈絡,強調著史要有全局性、全球性的大視野,與史景遷、孔復禮並稱「中國史三傑」。主要著作有:《大門口的陌生人》、《洪業: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歷史與意志》、《特攻教父》等書。

     

    譯者簡介

     

    廖彥博

     

      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曾經參與國史館《二二八事件辭典》條目撰寫,目前同時從事翻譯與著述。著有《蔣氏家族生活祕史》(合著)、《三國和你想得不一樣》、《愛新覺羅.玄燁》、《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合著)、《悲歡離合四十年》(合著);譯有《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謊言的年代》、《OK正傳》、《驚悚大師希區考克》、《鱸鰻變律師》、《中國的靈魂》、《世紀中國》等書。

    規格說明

    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6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