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的花香:我在博物館漫遊一晚的所見所思 Le parfum des fleurs la nuit

作者: 蕾拉‧司利馬尼 Leïla Slimani
譯者: 林佑軒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3/08/30
定價:330元
木馬 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得主 最私密的文學札記,最真摯動人的自剖
優惠售價
NT$88888
商品編號: 978626314499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得主
    最私密的文學札記,最真摯動人的自剖

    「妳願意,被關在博物館裡一個晚上嗎?」
    獨自在博物館赤腳漫步一夜
    從他人的藝術品,看見自我的創作真諦
    理解創作就是開闢出自己的自由之地


    龔固爾文學獎蕾拉‧司利馬尼,在開頭即陳述,寫小說的守則就是「說不」。然而,她為何最終又願意點頭,前往威尼斯的海關大樓博物館住一晚?

    館中夜間打燈的玻璃溫室,種植夜來香的枝葉,讓蕾拉想起自由的氣味。由青銅、大理石、縞瑪瑙製成的雕塑,再現了扶手椅的形狀,喚起蕾拉對於父親生前坐著的記憶。

    獨自在博物館的孤寂吸引了蕾拉,她漫步其中,靜觀各色藝術品,並從這些作品中反思她所極盡追求的文學究竟代表著什麼。

    書中並引用許多作家的短語,從吳爾芙衍生到為何創作者需要獨處的空間;又或者2023年遭刺傷的魯西迪,他對於寫作的堅持,也啟迪了蕾拉,以文學批判自身國族時,該如何接納他人的不諒解,並且持續、不顧一切地寫下去。

    《夜裡的花香》以蕾拉的第一視角走訪博物館,並從各種不同的物件中思考創作的意義,也是對於生命裡,無論傷痕或喜悅的再次記憶。

    不當作家,我很可能仍舊可以活下來。
    但我不確定,那樣的話,我會不會幸福。

    書中金句
     「寫作,是自我束縛;然而,正是在這些束縛之中,誕生了一種無垠的、令人迷眩的自由的可能。」

     「寫作是紀律。是對幸福、對日常歡樂的放棄。我們不能試圖療癒或撫慰自己。相反地,我們應該像實驗室人員在玻璃瓶裡培養細菌那樣培養自己的悲傷。必須撕開傷疤,翻動記憶,重新煽起羞恥與舊日的眼淚。」

     「寫作不能僅僅只是抽離、退隱,沉湎於公寓的溫暖中,寫作不能僅僅只是築起重重磚牆來讓外界傷害不了自己,而不去直視他者的眼睛。」

      封面燙上隱隱閃光的珍珠箔,呈現低調優雅色澤,
      在暗夜中,引領每一位創作者找到屬於自己的花朵與芬芳。

      《夜裡的花香》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以如此優雅、易讀的風格,捕捉了對於寫作的癡迷與喜悅,以及藝術與文字的力量。──英國藝術史學家、策展人凱蒂‧赫塞爾(Katy Hessel)

      這位小說家從未如此坦率,《夜裡的花香》是關乎作家與文學創作的傑作。──《費加洛報》(Le Figaro)

    本書特色

    ▶在編輯的邀請下,蕾拉‧司利馬尼展開了在博物館住一晚的特別計畫。在短暫的一夜中,回望她生命中的起伏、創作歷程,寫下精闢感悟。

    ▶蕾拉‧司利馬尼如絮語般滔滔傾訴對於創作的理想與堅持,也交織了寫作必然面臨的衝突與兩難。寫作者未必同意蕾拉的每一個觀點,但《夜裡的花香》會是一本創作者的自我提醒之書。

    ▶本書沒有晦澀的藝術術語,只有從作品連結到個人生命的啟發,讓我們先是想像藝術品,閱讀蕾拉的解讀,進一步反思自己的過往。

    名人推薦

      朱嘉漢專文推薦
      李桐豪、汪正翔、馬欣、陳雪、葉佳怡、鄧九雲在創作途中推薦

     

     

    作者簡介

    蕾拉‧司利馬尼(Leïla Slimani, 1981-)


      出生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醫生。17歲時離開摩洛哥,赴巴黎求學,從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畢業後,於《青年非洲》(Jeune Afrique)雜誌擔任記者,負責北非領域。

      2011年,兒子出生後,蕾拉在報導阿拉伯之春期間被逮捕,隨後她辭去工作,專職寫作並投入小說創作。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OIF(法語圈國際組織)的個人代表、2023年國際布克獎評委主席。

      首部小說《食人魔的花園》(Dans le jardin de l'ogre)於2014年一出版便廣受好評。2016年,出版第二部小說《溫柔之歌》(Chanson douce);這本以紐約真實社會案件為背景所寫成的作品,甫一出版即引起巨大迴響,不僅在法國締造驚人銷售佳績,更贏得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

      《夜裡的花香》不同於蕾拉的小說作品,是以非虛構的文體呈現,更加貼近作者的生命歷程,運用誠實、真摯的筆觸,直面創作的艱難與美麗。

    譯者簡介

    林佑軒


      寫作者、翻譯人,巴黎第八大學碩士。

      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等項得主,數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散文選等集,作品參與臺灣文學外譯計畫,並為文學雜誌執筆法語圈藝文訊息。

      著作三種:小說集《崩麗絲味》(九歌,二○一四)、長篇小說《冰裂紋》(尖端,二○一七)、散文集《時光莖》(時報,二○二一,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入圍)。

      法文譯作六種:《大聲說幹的女孩》(聯合文學,二○一九)、《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時報,二○一九,臺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入圍)、《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卷二、三、四(野人,二○二○至二○二二,合譯)、《在雪豹峽谷中等待》(木馬,二○二一)、《生之奧義》(衛城,二○二一)、《零號病人》(大塊,二○二二)、《時間、欲望與恐懼:如何再現最真實的歷史樣貌,阿蘭.柯爾本的感官史講義》(臺灣商務,二○二二,合譯)。

      請見:https://yuhsuanlin.ink/

    規格說明

    平裝 / 176頁 / 13 x 18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