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親密:約會軟件中的性別及酷兒政治

作者: 陳力深
譯者: 萬芷均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2025/06/01
語言:繁體中文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優惠售價
NT$400~442
商品編號: 978988237356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右滑、配對、聊天—
      無論性別、性向如何,約會軟件正為數百萬用戶重寫連結的規則
      性別 × 科技 × 酷兒
      發掘數碼時代中親密關係的多重面向

      性騷擾、詐騙、被出櫃的風險……即使面對在軟件中遭遇的種種困境,
      人們仍尋找著一個與自己共享性別與性向、希望與掙扎的社群。

      在污名化的標籤以外,約會軟件早已超越單純交友、勾搭功能,轉化為一個個「網絡化性公眾」的空間,造就了當代親密關係的多元圖景。直女在軟件中獲得性自主的同時,直男正擺脫傳統男性氣概的框架;酷兒男性困於反覆安裝與卸載軟件的情感矛盾,酷兒女性則透過社群連結構築歸屬圈子。但這些軟件究竟能否為弱勢性別與性向賦權?所謂酷兒烏托邦又是否存在於數碼空間?

      本書聚焦陌陌、Blued、熱拉等約會軟件,訪問了69位不同性別和性向的中國用戶。作者少有地融合性別、科技與酷兒研究視角,揭示約會軟件既挑戰也鞏固著父權與異性戀本位的既有社會規範,呈現了新興科技對當代中國親密關係、性別秩序與公共生活的多維度重構。

      本書指出,約會軟件不僅為女性和性少數群體帶來更大的自主與行動空間,更促使我們重新審視親密關係的建構及性別政治的流動。—馮應謙,香港中文大學偉倫新聞與傳播學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

      虛擬親密是當代城市生活的一個普遍經驗,線上的情感實驗,既映照亦建構著線下的各種權力關係。本書對四種「網絡化性公眾」的細緻論述,構成一幅當代中國性別和酷兒政治的宏觀圖像。—金曄路,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本書敏銳地捕捉到科技如何在不同性向群體中塑造差異化的親密實踐,並為科技社會學、性別研究與酷兒理論提供了嶄新的分析路徑。—裴諭新,中山大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副教授

     

    目錄

    中文版序 / vii
    致謝 / xiii
    第一章 導言:約會軟件亦有政治 / 1
    第二章 約會軟件是一種女性主義工具?
    一種技術女性主義分析 / 35
    第三章 可愛就是新猛男:
    中國男性氣概的操演 / 63
    第四章 卸載與再安裝的循環:
    男同志在使用軟件中的矛盾情感 / 87
    第五章 構建酷兒女性圈:
    作為直觀功能的社群聯結性 / 113
    第六章 結語:網絡化性公眾的興起 / 139
    附錄 研究方法反思 / 153
    參考文獻 / 165
     

    規格說明

    平裝 / 212頁 / 14.8 x 21 x 1.0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