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事件劍客2.7

編/著者 : 何明晃
出版社 : 新學林
出版日期 : 2025-07-31
ISBN : 9789865265571
版別 : 1版
新學林
優惠售價
NT$340~376
商品編號: 978986526557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本書特色】

      不在乎別人評價與眼光,堅持走自己的路,27年就只磨一劔:少年事件。

      期盼讀者能從15則案例與事件分享中,被那一絲霜刃光茫所觸動。

      針對少年司法制度與變革所提六篇不平之鳴,希望為這些年投身少年司法行列,仍不忘批判與思辨留下見證。

      少年法官做的,可能,比你想的更多…

     

     

    【作者簡介】

    何明晃

     

    原本希望當個醫生救治病患,卻因緣際會成了少年法院法官,專門處理少年偏差行為。

    1998年起承辦少年事件後,深刻體悟到少年司法審判是一項團隊工作,2000年開始向外尋覓進修機會,一路摸索、學習,先後取得中國文化大學兒福所碩士、中正大學犯防所碩、博士學位。

    從工作中獲得的「幸福感」,讓作者時刻自我提醒,應將所學反饋到個案中,仍持續努力ing…

     

     

    【序】

    自序

     

      法官生涯邁入第31個年頭。

      讓筆者感到慶幸的,莫過於結訓分發後,除了前3年8個月是在臺灣高雄地方法院辦理刑事案件外,其餘的27年,一直不間斷地處理少年事件,而且承辦股別始終未曾更換,面對這項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後亦難有來者」。

      筆者始終認為:有機會承辦少年事件,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在少年法院(庭)擔任法官,經常可以讓自己感受到工作的價值與意義,不信!讓筆者分析您聽。

      首先,少年們年紀尚輕,社會化程度有限,不會像成人那般善辯,不需要在裁判書中逐一駁斥那些無聊的飾辭,且少年保護事件裁定書格式較精簡,無庸浪費生命去贅述那些毫無學問可言的內容(例如:證據能力、共犯、數罪併罰、想像競合、法規競合…等),而能夠把力量聚焦在個案的身上。

      其次,少年事件開庭過程,比較沒有像民事訴訟、家事案件當中,原告、被告雙方相互對立、指摘謾罵的場景,也不致於有刑事案件檢察官與被告、辯護人間的角色對立局面。反而較常遇見的,是家長希望透過少年司法程序拉孩子一把的殷殷期盼(筆者稱之為類夥伴關係),甚至有些被害人在法庭上看到少年,還會告誡他們做人的道理,讓案件處理過程,少了許多無謂的衝突與牽絆。

      接著,依照目前的制度設計,從警方將案件移送後一直到執行完畢,全部歸由同一位法官來負責,加上案件處理程序也較為彈性,發揮空間更寬廣,還配置有專業團隊從旁提供助力。所以筆者形容:少年司法介入個案的處理過程,猶如醫生帶領著醫療團隊實際治療病患一般,不僅可以預期病程發展,還能掌控癒後效果。假如少年經由司法處遇的介入而有所調整、改變,猶如醫療人員將患者的疾病治癒,著實讓工作夥伴們感到無比的振奮,更充滿成就感。

      除此之外,藉由少年調查官所製作的個案調查報告內容,回溯了解每一位少年的成長歷程、家庭背景與偏差行為成因,讓自己反思家庭動力系統、親子教養方式是否妥當,適時調整修正親子間的互動關係,避免重蹈他人覆轍,也算是間接受惠。

      最後,每年近千件案子源源不絕地湧入,更不愁沒有一展抱負的機會。試問:是何等的因緣具足,才能夠擁有這麼棒的工作條件?

      為了回應這得來不易的「幸福」,當初筆者自忖單憑法律方面的知識,實在不足以承擔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心理輔導員或心測員等專業團隊LEADER的角色。於是,從決心搞懂調查報告中所寫的「比馬龍效應」( Pygmalion effect )究竟是何意出發,利用假日自費前往「大功補習班」聆聽教育心理學。接下來,透過不斷地摸索,從中國文化大學學分班、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再到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陸續接觸了生涯輔導、家族治療、社會學、社會福利、社會工作、犯罪學、犯罪矯正…等相關課程,並研修社會研究方法(量化統計與質性研究),幸運地走出了這座封閉的法律象牙塔,也見識到法律以外的知識,竟是這般地浩瀚,更時刻自我提醒,應持續將所學反饋到個案處理當中,不知不覺即將邁入耳順之年。

      年少時,無法理解賈島為何要花十年來磨一把劔,但堅持走過27個年頭,總算能夠稍微心領神會。如今,以一位磨劔者的心境,在本書前兩卷,分享15則案例與事件,期盼讀者能被那一絲霜刃光茫所觸動;第三卷則是把前一本書出版後,筆者繼續為路見不平事而鳴的六篇文章加以集結,希望為這些年來,仍不忘批判與思辨留下見證。

      能再次實現出書心願,內人秀燕贊助經費當居首功,也在此感謝張得水賢伉儷,慷慨提供美麗的山景照片,而本書得以順利付梓,新學林出版社林靜妙副總編輯與同仁們不厭其煩地耐心溝通、校稿,更是功不可沒。最後,要感謝上天,讓我有機會在這段歲月裡,見證與每位少年互動時,一次又一次「有意義的偶然」…

    規格說明

    軟精裝 25開 452頁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