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邱傑
1948年生,桃園人,現退休從事創作;曾任《聯合報》記者、特派員、主編、組長25年,退休後出任桃園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總編輯、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顧問、桃園市兒童文學協會創會理事長等職。出版各式作品,曾於海內外展出各類型藝術作品個展。文學藝術作品獲金鼎獎、金輪獎、東方少年小說獎首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2018全球星雲科幻獎等數十種獎項。
◎ 內容簡介
桃園航空城占地六千甲
裡面包括先祖父在軍用機場擴建案中被征收的十八甲
而今軍用機場也因劃入航空城而消失
跑道、塔台、機庫、停機坪、軍士官俱樂部等等
都已消失在地平線上
航空城核心區有一個小小村街奇蹟似被完整保留下來
那裡有我從小一直居住至今的溫暖的家
《土地公公要失業了:核心區裡故事多》,是邱傑的第116本書。邱傑說:
我的寫作啟蒙恩師林鍾隆先生有一次對我說,「人有命運,作品也有命運」,這話想必有感而發。我體認的則是每一本書的出版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如果把這些故事收集起來,也許也可以變成一本有趣的書了。
◎ 內文試閱
節錄自〈櫻仔媽媽〉
左側芳鄰給我的童年記憶有二,一是他們的後院種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櫻花樹,一是他們是做冰棒冰塊和豆腐的人家。街屋縱深極深,從店門口走到他家後門十分陰暗曲折,長得彷彿走不到盡頭。好不容易來到後門,那後門或許也只是虛設而終年半掩,假假的一個大木板代表了一個門的意象。走出門,迎面是豁然開朗陽光明亮的後院,堆著雜物之外的每一寸空間都長滿了雜草。只中央一棵大大樹,每年總得冬盡春來才提醒了大家,這是一棵櫻花樹。
芳鄰一家最老的女人,是一位被喚做打鐵昧仔的老婦人。昧字或許是她的名,冠以打鐵兩字,可見更早以前她們家應該是打鐵人家。老太太年紀雖大卻依然手勁不小,她似乎也是村裡的巫醫,我貪玩摔傷脫臼過幾次,每次都被老媽押到她家給她推拿治療。她先用一小塊布沾一點裝在一罐瓶裡氣味極為濃烈的藥酒塗抹我的傷處,接著動手。已經因為受傷而疼痛不已的傷痛處,更是為此痛得我呼天搶地哀嚎不已,看她臉帶微笑彷彿不出一點力,力道卻像可以穿透肌膚而直入人之骨髓。一陣推拿之後,脫垂的手臂、手腕、小腿總都神奇的復原,這不由得小村人人信服。
老太太和我媽年紀相差很大,卻很親,她總是叫我媽媽櫻仔、櫻仔。直到我五、六年級了,有一天填學校一份表格,填到父母親欄,填到母親的大名,填好才忽然想到,哎,媽媽名叫英仔,不是櫻仔啊。怎一直以來寫歸寫想歸想,一錯多少年!
和鄰家合鑿的大灶旁穿牆井,曾是我娘童年時潛逃出門的路徑,這是打鐵昧仔告訴我的。老媽九歲時被送到我阿公這個大家庭當童養媳,童養媳有如免錢的女童工,洗衣挑水煮飯餵豬養雞,真真是幹盡一切苦差事。老媽想上學,到一兩公里遠的公學校讀「阿伊烏也歐」。但家中有人不准她去,老媽只好攀著牆偷偷從牆下沿著井圈手腳並用爬向鄰家後院逃出門,這樣簡直玩命的逃家方法往復試過幾次竟也熟能生巧,爬得順手。卻有一次被打鐵昧仔看到了,啊呀驚叫起來,「妳這個猴死查某囡仔,妳不要命了呀?」
在媽媽老年時,我把我小時候一直將她的名字誤成櫻仔的事告訴她。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說,她也很喜歡櫻花,她真希望自己的名字是櫻仔。
因為恰好有苗?更因為曾經和大人去公所辦事,去時公所前面有櫻花正在開,那是她第一次看到櫻花,看到的第一眼就深深愛上了。後來大人再呼喚她英仔英仔,她乾脆當他們喚的是櫻仔櫻仔。在艱苦的成長歲月中有了這樣自己給自己取的名字,感覺多了幾分甜蜜和溫暖,這是她的心事。
而轉眼,媽媽離去也已十多年,如今我的白石莊裡有了自家的櫻花樹,園裡一共植有二十二棵之多,富士、昭和、吉野、枝垂、河津、八重、緋寒各色。春來小園花開如錦,美不勝收,櫻花此起彼落的開,此起彼落的墜落,花落無聲,如同媽媽愛櫻不語,一切都是默默的。
節錄自〈提筆繪寫拆遷區〉
2022年1月5日,走在陰雨微涼的大園。
放眼越來越多人家和工廠已經被封上了門窗,門前貼著一小方公告,宣示產權已易手,此後屬於航空城所有。門口散置著許多被主人拋棄的舊沙發、五斗櫃、七斗櫃、高級木料精心製作的神明桌和各種雜物。
主人已經陸續四散搬遷而去。
許多原來植栽在合院、農舍、工廠庭院週邊的植物、各種果樹,同時也被拋棄了。它們沒有腳走不了,需要照顧的再無人澆水照顧,已經長高長大可以自行存活於大地上的大樹,也在無聲等待它們的最後命運。可不知它們知不知道推土機行將到來,舉目一切,一律夷為平地,這裡是航空城計畫用地。
我決定以每天一畫或兩天一畫的速率,進行我的新題材創作。在桃園航空城開始大肆拆房子之前,我決心以拆遷區為題材努力畫,畫多少是多少。
我將以老殘之身和時間賽跑,我不擔心得過癌中過風行動不十分方便的肉身,擔心的是拆除時辰就要到來。此事帶著莊嚴的使命感。
因為,
第一,我是大園子弟,大園是我的故鄉。
第二,老天賜我一枝彩筆,而且迄今仍然沒有收回去。
我的家鄉桃園大園區,約有五分之二土地上的一切建物將被拆除,兩萬人民及數千師生為此而離棄家園和揮別母校。
這是台灣歷年來最大的一起征收案。連鎖反應之受影響者,更數倍於直接拆遷戶,因為拆遷戶之移徙勢將前往外地購屋購地、轉職轉業,導致更多人之賣屋賣地。大園鄰近之觀音、蘆竹、新屋、八德、中壢各區,房地產價格已因而波動連連,動盪有如翻天覆地。
我八歲時親遇家園劃入桃園空軍基地擴建區而被征收,陷入舉家流離失所、舉債渡日之愁慘。二十五歲當了《聯合報》記者,又因採訪而目睹桃園國際機場一千兩百公頃用地征地案。接續下來,桃園各重大建設,如北台灣最大工業區三百公頃觀音工業區、中油四百公頃桃園煉油廠、高速公路用地、沙崙油庫用地、桃園航空客貨運兩園區用地、大潭工業區征收案等等大面積征收土地事件,眼見鄉親欲哭無淚、無語問天之悲痛,這種離鄉背井數十年都還無以平復,其悲哀情狀實非未受此苦者所能體會,我感同身受。
早年政府財力有限,征地有如迫遷,現在補償額度雖已逐漸改善,拆遷戶不再坐困愁城。而桃園航空城拆遷戶首期即達八千戶,包括多所歷史性廟宇、多所國民中小學在內,成為台灣史上空前規模之遷徙。在年幼年輕時,我親遇各項拆遷,迫於認知不足及能力不及等條件,除了以照片努力記錄,別無其他作為。而今幸有較充裕時間及較成熟繪畫技法,我必當執起畫筆努力為大時代做紀錄。
竹圍大廟我還沒畫、五座要被拆的學校還沒畫,還有許多非畫不可的都還沒畫,當然要繼續畫!
畫到何時告一段落呢?在這個空前大計畫拆完最後一座屋、最後一座橋,堵死最後一條路的那天到來,便是我停筆時。
節錄自〈自序:我心平靜〉
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裡我拎著水杯挾著畫簿爬上小山坡寫生,或是靠著住家二樓窗前,畫被厚厚白雪覆蓋住的社區人家和馬路上的各種植物,我往往喜歡選用橙紅色來揮灑,以暖色系來對比極其之涼冷。或許潛意識裡這就是一種平衡的心理吧。
我寫六千甲大地一夕夷為平地,住了幾代人的百年合院,房子旁邊甘泉源源不絕的古井、田溝,農村裡的竹籬農路、鐵皮工廠,還有小小土地廟,甚至巍峨大廟、教堂、佛寺、宗祠、先人墳塚……統統被推土機推光光,寫的是這裡成千上百位土公公豈不都要失業了?
土地公公要失業了,如果這只是可笑而不值一提的孩子們的童話故事,那我們初一十五提著牲禮誠心誠意去拜拜,豈不也只是不值一提的笑話?
《土地公公要失業了:核心區裡故事多》,是我的第116本書。
我的寫作啟蒙恩師林鍾隆先生有一次對我說,「人有命運,作品也有命運」,這話想必有感而發。我體認的則是每一本書的出版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如果把這些故事收集起來,也許也可以變成一本有趣的書了。
這個「116」號書,也有她的故事。
這本書寫了許多年,大部份都是一面寫一面發表,最後形成了一個系列。我之所以這樣選材,唯一的理由就是對家鄉的深情摯愛。有許多篇,當初寫時根本還沒有桃園航空城的影子,寫著寫著,航空城計畫轟然出現,那不只是計畫,而是瞬間成了排山倒海而來的行動。我猛然回頭,這一大片大好山水畫境,傾刻間就要消失了,筆下無法不帶著心情。我的主編在看完書稿後給了我一個建議,把原擬書名「核心區裡故事多」改當做副書名,把我放在書中第三部份的童話故事「土地公公要失業了」拿來當書名。這個建議讓我大大驚喜,也深深思考,我是不是把書的調性弄得有點灰了?航空城計畫其實也有十分正面的價值,我是不是基於個人情感而下筆情緒了?以土地公公要失業了為書名,可以讓這本書大大柔和而柔軟,真是神來一筆的建議。
「土地公公要失業了」這篇童話故事,恰如我畫加拿大嚴冬的大冷天,以輕柔來描述最深沉。寫成意外還拿了一個文學獎。
這本書在兩年前就嘗試申請公部門出版計畫而失敗,讓我想到我手上正在閱讀的莉莎.潔諾娃女士寫的名著《我想念我自己》,她寫好書,試過一百家出版社,無一願意幫她出版,她只好自己付印,好不容易在自家車庫中賣出了第一本。誰知這書經過流傳被發現了,接下來成了蟬聯五十九週排行榜的暢銷書,還被拍成電影,編成舞台劇全國巡迴公演。而今我這一份書稿向同一單位再次提出,通過了審查,最神奇的是慕名已久的唐山出版社竟然適時出現,同意納進出版書單。唐山出版社成立於1982年,以出版人文及社會科學書籍為主;到目前為止已出版大約五百種圖書。唐山秉承左翼精神,長期投入小眾出版,介入在地社群活動,「深信做對的事情,比賺錢更具意義」。這是一家以人文社會科學社群為導向的書店,近年成立網路門市,更大大擴增了所能觸及的受眾。我的作品獲得唐山之垂青,真乃萬分殊榮。
116號作品出版前夕,我有如回到十七歲出版我的第一本童話選集的興奮,轉眼那竟已是六十年前的往事了。希望我最親愛的讀者閱讀時沒有情緒,只有感動於我的平實下筆。
◎ 目次
【序文】
自序:我心平靜
【一】童年核心區
我家住在核心區
以田寮仔為中心
一棟素樸的溫馨小屋
家住牛舍裡
兩百公尺外的芳鄰
再瞧瞧這橋
印象大竹
昔時埔心小街
踏出小街的記憶
南向初體驗
起大灶的目擊記
中元之夜
和教堂的因緣
國姓伯
和祖父一起種番薯
櫻仔媽媽
八生有幸
飛機跌倒了
美國垃圾
飛將軍的家
想我的眷村好鄰居
飛官落海那一剎那
遇見U-2
七十年的不變情誼
炒一塊航空城土地
跟著家人到處拜
七星堆變公園
我的散步足跡之消失
【二】散策核心區
鹹豬肉的回憶
一口大鼎
賣藥人和他的猴子
三合院裡的閣樓
吃菝葜的日子
荒地
舅舅家的路
擁有一村子美麗的荷田
𥴊仔店的氣味
散步在有毒蛇出沒的小路
白色的小燕
那年豬公
四色牌
懷念亭仔腳
相機咔嚓七十年
一杯熱水的故事
談爐子迎冷天
打碌碡
也談殺豬刀和殺豬
從一座寺廟的麒麟藝術談土地征收
三訪竹圍大街
提筆繪寫拆遷區
淺述福隆宮大廟
2025年的4月6日
【三】童話核心區
土地公公要失業了
拆遷區地景與寫生
核心區地景與寫生
ISBN:9789863072676
叢書系列:唐山文學
規格:平裝 / 216頁 / 15 x 21 x 1.1 cm / 普通級 / 彩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