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世代的表演之路:遇見角色也遇見真正的自己

The Performing Journe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on: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 and True Self Simultaneously
作者: 謝良欣
出版社:揚智
出版日期:2025/08/01
揚智
優惠售價
NT$298~329
商品編號: 978986298456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內容簡介

      一場為了找回真我的表演

      表演是一種無聲的告解,也是一種不動聲色的自我剖白。

      表演不是虛構的遊戲,而是我們這一生,唯一允許自己「假裝」一下,卻反而更靠近真實的途徑。

      在AI什麼都能生成的時代,這本書沒有教你怎麼說漂亮話,也不打算幫你寫好劇本。它只是一面鏡子,一塊試衣間的布簾——你拉開它,看見的不只是角色的樣子,而是你自己一舉一動,怎麼樣地穿進別人的皮囊,又怎麼樣地忘了自己的模樣。

      這是一本關於角色,也關於你的書。你不需要是演員,因為每個人每天都在演:演出你在家裡的沉默、在職場的堅強、在親密關係裡的懂事。有時你演得太久,久到忘了,那其實不是你。

      這本書從認識自己開始,一步步走進角色的輪廓與靈魂。不是用技巧來遮掩,而是用誠實來照見。你會學到如何用身體說話、用呼吸留白、用角色學會傾聽。你會看到學生如何在一口漢堡裡轉場,也看到自己在一場生活的轉折裡突然覺醒。

      全書分為九章,從「我」的發現,到角色的建構、轉化、邊界,再回到日常人生中的多重身分。每一章都是一次自我對話,也是一種人生整理。

      如果你願意慢一點,停一停,讀完它——你會發現,原來演得好,不是像別人,而是像你自己;原來一個真正的角色,是幫你找到路的,不是把你藏起來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謝良欣

     

      1993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表演。1999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教師證,投入表演藝術教育超過二十年,深耕校園戲劇、表演教學與生命敘事引導。

     

      曾獲:

      ・2014 新北市第一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教學傑出獎)

      ・2020 新北市第七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活動奉獻獎)

      ・2020 新北市第九屆教育大愛菁師獎

     

      她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角色,等待被發現;而每一次演出,不只是登台,也是回家。

     

      這本書是寫給學生的延續對話,也是她在AI世代對學習表演的年輕人誠懇地說:「你不會被取代,因為真誠、感受與想像,是演員永遠的力量。」

     

     

    目錄

    王 序 i
    楊 序 iii
    湯 序 v
    自 序 vii

    楔 子 1

    第一章 AI世代與表演之路 5
    1-1 AI無法模擬真實情感 6
    1-2 創意思維是未來不可取代的力量 7
    1-3 成為AI時代的表演創作者 8

    第二章 認識自己 13
    2-1 三種自我:演員、角色、創作人物 14
    2-2 我有三條命:性命、生命、使命 16
    2-3 透過AI工具看見更清楚的自己 18

    第三章 我 25
    3-1 個人基本資料(含紫微分析) 27
    3-2 成長歷程 27
    3-3 興趣與專長 30
    3-4 身體狀況分析 32
    3-5 情緒表達與情緒控制 33
    3-6 與生俱來的能力探索 50
    3-7 真我與理想 52

    第四章 我和我的關係 57
    4-1 發現與生具有的能力 58
    4-2 善用與滋養 75
    4-3 展現與互動 78
    4-4 欣賞與批評(學會看見自己) 82

    第五章 從呼吸到手舞足蹈─隨心所欲靈活運用每個關節 89
    5-1 暖身運動與身體覺察─隨心所欲靈活運用每個關節 90
    5-2 身體節奏與速度的語言 95
    5-3 韻律感與延伸張力 98
    5-4 呼吸的力量與放鬆專注練習 101
    5-5 反應力與爆發力─動作中的即時覺察與能量釋放 106
    5-6 平衡感與協調性 109
    5-7 觀察力與模仿─從「看到」到「做到」的身體理解 112
    5-8 姿勢、儀態與動作─讓身體會說話 115

    第六章 角色建構與轉化─角色活起來的藝術 119
    6-1 我思故我在,思考角色 122
    6-2 角色從哪裡來?─角色的理解與想像 129
    6-3 角色與我之間的距離─角色投射與情感界線 134
    6-4 角色的身體與聲音─角色的肢體表現與語音風格 136
    6-5 情緒的轉化與真實性─角色情感的內在建構與外在表達 143

    第七章 角色發生了什麼事?─從文本到角色的探索歷程 147
    7-1 《一樣米養百樣人》─角色的多元樣貌 150
    7-2 有血有肉、有靈魂、有思想 168
    7-3 神靈活現 179

    第八章 角色與現實的邊界 189
    8-1 演完之後,我還是我嗎? 190
    8-2 建立「下戲儀式」─讓自己安全歸位 197
    8-3 演員日誌─用文字整理身心痕跡 200
    8-4 角色與創傷的界線─當表演觸碰到真實的痛 201
    8-5 生活中也有角色,但你不只是角色 204
    8-6 成為一個不迷失的演員 206
    8-7 成為另一個自己,然後回到真正的我 207

    第九章 表演與人生角色的對照 211
    9-1 生活裡,我們也在「演」 212
    9-2 人生角色的本質─習慣、責任與期待 213
    9-3 表演練習如何幫助我們回望人生角色 215
    9-4 讓真實生活也能「選角」 216
    9-5 對照你的人生角色與舞台角色 218
    9-6 從「被選」到「自選」角色 220
    9-7 角色即興術─來自水準書局的啟示 222
    9-8 反觀自照 224
    9-9 魔鏡 228

    後記:一場與AI共創的深度旅程 233

    參考書目 236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