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導論

作者: Bill Nichols
譯者: 井迎兆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02/10
語言:繁體中文
五南
優惠售價
NT$408~452
商品編號: 978957763844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比爾‧尼可斯2017年最新增訂版《紀錄片導論》
      全面且深入的紀錄片理論與實踐的精闢論述
      此書將為你開啟紀錄片知識的大門


      比爾‧尼可斯曾在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Canada)、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和舊金山州立大學(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任教。他著有《再現現實:紀錄片中的問題和概念》、《模糊的邊界:當代文化中的意義問題》、《用電影講真話:紀錄片中的證據、倫理、政治》。

      比爾‧尼可斯的第三版暢銷書,在紀錄片的歷史和批評中最重要的一些問題上,提出了一個嶄新的介紹。專為任何領域的學生,利用視覺證據和有說服力的策略,《紀錄片導論》識別類型的獨特品質,並教導讀者如何解讀紀錄片。每一章都介紹一個單獨的問題,從「紀錄片製作是如何開始的?」到「為何紀錄片製作的倫理問題是最重要的事?」。在這裡,尼可斯完全重寫了每一章,以提高清晰度和易用性,包括修訂對早期電影的討論,以及對最近幾十部新的電影的評論,從《血色海灣》(The Cove)到《殺戮演繹》(The Act of Killing),從《瓦斯之地》(Gasland)到《當代啟示錄》(Restrepo)。新的一章,「我想製作一部紀錄片,應從哪開始?」引導讀者通過計畫和前期製作的步驟,並涵蓋一個電影企劃專案的例子,一直到如何在重要的電影節中贏得獎項等。

     

    目錄

    1 我們該如何定義紀錄片?
    2 為何紀錄片製作的倫理問題是最重要的事?
    3 是什麼給了紀錄片獨特的聲音?
    4 什麼使紀錄片更具影響力和說服力?
    5 紀錄片製作是如何開始的?
    6 我們如何分辨紀錄片的類型和模式?什麼是詩意模式、解說模式和反思模式?
    7 我們如何描述觀察模式、參與模式和展演模式的紀錄片?
    8 紀錄片如何處理社會和政治問題?
    9 我們如何有效地撰寫紀錄片文章?
    10 我想製作一部紀錄片,應從哪裡開始?

    規格說明

    平裝 / 372頁 / 17 x 23 x 1.8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