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在這些義大利墓園的情色雕塑中,我看到了愛欲與死亡這兩股人類經驗中最強烈力量的交匯。」
張燦輝教授多年來研究死亡哲學,促使他遊歷歐洲各地墓園,在那些安靜的石徑間尋找人類面對終極課題時的智慧與慰藉。酷愛攝相的他,將鏡頭對準墓園內栩栩如生的雕像,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與雕塑家對話,與被紀念的逝者對話,與自己的死亡恐懼和生命渴望對話。
本書集結了張燦輝教授歐洲墓園雕像黑白攝相作品精,及他撰寫的生死哲學論文,並邀請多位中外哲學學者以論文、隨筆或詩歌回應,一同探索人類面對死亡時如何昇華。
這本跨類型的攝相作品及文集,不僅是藝術的記錄,更是一場關於生命與死亡、愛欲與永恆的深刻哲學對話。
作者簡介 |
張燦輝
英國香港人,香港遺民,流亡哲學人。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退休,曾任中大哲學系系主任、大學通識教育主任、國立清華大學客座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訪問學人。
2020年7月離開香港後在台灣出版著作:《思.香港三部曲:我城存歿、山城滄桑、滄海橫流要此身》、《生死愛欲》上下篇、《傘後拾年》、《攝.相.現象學》、《最後一課》(合著)、”Lamentations: Hong Kong 2019-2025.” (荷蘭海牙出版)。
攝相和篆刻為主要藝術創作。
目錄 |
序言 邢福增 亡者的話
Fuk-Tsang Ying Words of the Dead
郭恩慈 藝術哲學
Jackie YC Kwok Philosophy of Art
前言
張燦輝
印刷:黑白/頁數:348/裝訂:平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