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一與王曙芳首部共筆之作
跨越時空、東西合璧的雙聲旅行書寫
她在異國的靈光中寫下靈魂的震盪
他在島嶼的霧氣裡記述山色的蒼茫
文字作為生命座標,標示永恆的愛情海拔
他們在人生暮色中相遇,在書頁裡永遠同行
在跨過生死之交的瞬間,
浩一是否曾經腳步踟躕、有所眷戀,
這一切,只有等我們再相聚時,才能問他。
——王曙芳
看著我們擁有的,不要想像我們失去的。
我們彼此交換了,以為絕不會交託的自己。
我很喜歡你住進我生命裡,我知道你也是。
——王浩一
雙作者 x 雙封面 x 雙敘事,風景軌跡交錯,
經緯交織的東西方經歷,添上深邃幽遠的山水底色。
《她從遠方來,他向山色去》是王浩一與王曙芳在人生中後段相遇相戀後,首部共筆之作,記錄兩人截然不同的旅行風格與生命經歷。各自獨立書寫,展現兩種節奏、風景與視角,一人從遠方雲遊歸來,一人向山色瀟灑而去,他們透過文字與對方並行,填補未能共同經歷的時光,在書中深刻且真摯地交會。
本書採雙封面(雙頭書)設計,內文編排既能左看,也能右閱,象徵一對靈魂伴侶向左走、向右走的生命與性格,既能各自精采,也能合作無間。遺憾書稿完成、即將付梓之際,作者王浩一猝然離世,交錯的風景軌跡,成為生命珍貴的見證,與最後深情的凝望。
***
王曙芳「她從遠方來」——
以長年旅居歐陸、異國的「漫遊者」視角,透過樂音、藝術與神祕學的帶領,寫下遠方的生活細節、風土人文、情感流動與靈性探索。她的文字靈動、神祕、詩意且溫柔,彷彿遊牧者的漂流筆記,自由不羈。
行經歐洲城鎮、峽灣與草原;非洲叢林與沙漠;紐西蘭山川與湖泊⋯⋯,她在古堡摺下新月,感受大地的湧動與召喚,受音樂與靈性領路而建構內在地景,也在文化邊界的縫隙中細膩地書寫奇遇、歷史、旅行見聞與哲思感悟。
王浩一「他向山色去」——
以多年深耕地方書寫的「慢遊者」之姿,步入島嶼山林與村落,時而揉入浪漫情懷的筆觸,時而謹慎梳理旅遊資訊、人文知識與史料,在湖光流轉與山色蒼茫之際,湧現對土地的熱愛與思索。
以嶙峋壯麗的山景為敘事主軸,輔以動人質樸的土地故事,從山城失落的礦業或林業、原民部落興衰與文學地景,寫到曠闊山巒、飄渺霧氣、植被或農產⋯⋯,他聽見山林每一處心跳與聲息,細數在地變遷、記憶、飲食、風景、語言與人煙。
作者簡介
王浩一
學的是數學,喜歡的是建築,醉心的是歷史。對於知識的輸入,像是油井的挖井工人,從一個點鑽入之後,一直深入到最根底處開採。對於文字的輸出,則像是一位數學家的橫向思考,習慣把不相關的東西,找到新關係。
雜學的文字工作者,也是中年過動兒;寫古蹟建築,總先拭去歷史塵痕,尋訪古人的風水與文化密碼;寫食材美食,喜歡帶著筷子,用胃來上地理、歷史課;寫城市旅行,總從菜市場小農的夏瓜秋果開始,記錄古廟老街和文創小店;寫珍貴老樹,往往另闢蹊徑,探討昔日種樹人的心思;寫歷史筆記,則是把各種英雄的智慧,對照《易經》每個卦的心理情境;寫心理哲學,孤獨心事總在一個人的旅行之後,開始飛翔。
著有《當老樹在說話》、《小吃研究所》、《著時》、《旅食小鎮》、《孤獨管理》、《哲學樹之旅》、《向夕陽敬酒》、《無照心理師的沙發》、《原來如此》、《暖綠之旅》與《量子糾纏的雨季》等多部著作。
***
王曙芳
早年狂熱的是音樂、劇場和電影;近二十年來醉心的是能量、療癒、冥想,以及生命中所有不可思議的神祕事物。一旦愛上什麼,就會全神貫注,日思夜想,只能做自己著迷的事。
台大中文系畢業,英國市立大學藝術評論碩士。在英國旅居逾二十年,經營獨立音樂唱片公司,曾獲得台灣第十五屆金曲獎最佳製作人。受教於多位能量心理療法的原創者,深入研習呼吸與冥想,並成為多種療法的訓練師和執行師。
二〇〇八年開始在台灣推廣能量心理學的理論和實作,促使更多人擁有系統化自我療癒的觀念和能力,踏上自我覺察和蛻變的旅程。在靈性心理學的領域,引介奠基於哈茲若・音那雅・康教導的「心律轉化法」相關著作與冥想,多年帶領工作坊,個人及團體僻靜。
著有《音樂河》、《滑翔梯》、《原能量:穿梭時空的身心療法》、《認同創傷:拆解自我認同迷思,成為真我的深練習》與《別忘了飛:為心裝上翅膀的366天》。
【王曙芳・她從遠方來】
自序|他和她,一起走了一段路
輯一,人間行者
像一隻貓躡足走過冬天
到威爾斯買頭羊
看不見的國家
關於摩洛哥七段不斷修改的筆記
叢林裡的槍聲
一人露營車開進紐西蘭
輯二,內在地景
在古堡摺一枚新月
詩人與禪師
這個字,你認識嗎?
來自星星的訪客
瓦拉米手記
輯三,音樂領路
雪落在挪威藍的鋼琴上
聲音的畫廊
和七個芬蘭人在路上
狂與狷,兩個朋友
霧鹿之霧
後記|無常與明天
***
【王浩一・他向山色去】
自序|她的橫七,我的豎八
慢遊,抹茶山色的小車站
有魚,前往羅葉尾溪
曾經,山色空濛的日月潭
彎路,暮靄蒼茫層巒疊翠
問梅,還沒離開新武部落
走楓,縱谷平原的秋色
晴夏,大甲溪兩岸的流霞
樹影,貪霧的拉拉山
部落,家家櫻花戶戶梅
檜木,太平山的哇哇哇之旅
自序
他和她,一起走了一段路
王曙芳
兩個生命經歷、旅行軌跡、行走方式截然不同的人,要合出一本書,可行嗎?一開始我對於浩一的提議有這樣的疑惑。他的旅行是攻略縝密,目標清楚的行動,每到一處都羅織歷史與地理的經緯為背景,再安置風景。我的旅行則是沒有目標的流浪,過境異地,隨興隨遇,捕捉交會時的火花。
我的札記橫跨三十年的歲月,猶如我的生命行腳。從美國到英國,從摩洛哥到辛巴威,從校園到小酒館⋯⋯。我在人間行走,像一只自行鬆開的螺絲釘,從體制脫落,看看會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