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生活?」改善生活的方式很多,我們可以求助哲學家的智慧,也可以尋求宗教的教誨,甚至可以探究心理學家做了什麼最新實驗。然而,很多人忘了,我們還可以從歷史尋求啟發,如果我們真的這麼做,我們會發現,歷史能給予我們的力量異常強大。
為了說明過去能給予我們什麼教訓,本書作者羅曼.柯茲納里奇探討十二個世人關心的主題,從工作與愛情到金錢與創造力,他告訴我們其實忽略了太多歷史能給予我們的智慧。我們可以從古希臘人身上學習到人際關係,工業革命可以告訴我們為何工作無法令人滿意,而明代中國將會改變我們對養兒育女的看法。
就像文藝復興的「珍寶櫃」擺滿珍奇的物件,每個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哲學珍寶櫃》也充滿來自歷史的故事與觀念,每個故事與觀念都能在日常生活方面提供我們珍貴的建言,讓我們重新思索感官的運用或改變對時間的態度。
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司空見慣的自助書籍,我們何不從另一個途徑尋找更豐富且有用的生活建議。羅曼.柯茲納里奇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願意從歷史尋求啟發,歷史必能給予我們驚人的洞見。就像文藝復興的珍寶櫃,《哲學珍寶櫃》同樣充滿睿智而有趣的觀念。無論是瞭解古希臘人以改善自己的愛情生活,或是從工業革命的歷史中尋求改善自身工作的契機,本書要做的就是以歷史為師,讓自己活得更好。
作者簡介
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
柯茲納里奇在雪梨和香港長大,先後就讀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與艾塞克斯大學,並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他是一名社會哲學家,致力於探討思想的力量如何帶來改變。《觀察家報》(The Observer)推崇他為「英國重要的大眾哲學家」,他的著作包括《長思短想》(The Good Ancestor)、《明日的歷史》(History for Tomorrow)、《同理心》(Empathy)與《重新活在當下》(Carpe Diem Regained)等暢銷書,已翻譯成超過25種語言,其主題涵蓋長遠思考到同理心的力量等,在政治與生態運動、教育改革、社會創業與設計領域皆頗具影響力。
他目前擔任牛津大學「幸福與人類繁榮研究中心」(Centre for Eudaimonia and Human Flourishing)資深研究員,也是全球第一個「同理心博物館」(Empathy Museum)的創始人。他是備受讚譽的公眾演說家,其演講和工作坊的足跡遍及各地,從倫敦監獄到 TED全球舞台。此外,他是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成員、「恆今基金會」(Long Now Foundation)研究員,也是艾倫.狄波頓創立的全球情感智慧組織「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的創始講師之一。
個人網站:www.romankrznaric.com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年生,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庫克船長與太平洋》、《當帝國回到家:戰後日本的遣返與重整》、《北韓非請勿入區:北韓綁架計畫的真實故事》、《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西西里人》、《教父》、《耶路撒冷三千年》等。
前言
▎第一部分 培養關係
第一章 愛情
第二章 家庭
第三章 同理心
▎第二部分 賺錢謀生
第四章 工作
第五章 時間
第六章 金錢
▎第三部分 探索世界
第七章 感覺
第八章 旅行
第九章 自然
▎第四部分 打破傳統
第十章 信仰
第十一章 創造力
第十二章 面對死亡
後記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英漢對照
規格:平裝 / 412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