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新二代」:多元文化與地緣政治下的跨國婚姻子女

作者: 藍佩嘉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9/23
時報出版
優惠售價
NT$370~408
商品編號: 978626747884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對於臺灣「新二代」及其身分認同的田野調查報告

      ★《跨國灰姑娘》、《拚教養》作者,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最新著作

     

      在臺灣,跨國婚姻子女的人數推估超過五十萬。這些孩子曾被稱為「新臺灣之子」,自新南向政策推動後,官方改稱他們「新二代」,正面標示其移民背景。然而,「新二代」如何看待這個標籤?不同族群、階級、移動經歷的二代,又如何定義自己、回答「我是誰」的提問?本書要探問的是,在地緣政治情勢與多元文化政策的張力下,這些「新二代」年輕人如何在複雜的族群身分政治中協商自我的認同。

     

      本書深入訪談六十一位母親來自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的成年二代子女,以及其中十五位的新移民母親。希望透過他們的生命故事,理解國家政策的轉變與地緣政治的脈絡,如何影響新移民子女的生命經驗與族群認同。母親來自不同國家的二代,尤其是「臺灣東南亞二代」與「臺灣中國二代」的經驗有怎樣的差異?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認同策略,來抵禦或迴避族裔╱地緣政治因素衍生的外來者汙名?而在現今的政治與社會氛圍中,這些新二代的多元文化背景,是否能順利轉化為身分紅利(比如特殊選才或入學機會)?還是造成非預期的負面後果?海外歸國子女,以及海航(逆向遷移回父母原生國度)的二代,在跨國流動的過程中,又經歷怎樣的認同變化?

     

      本書也根據田野分析提出相關的行動建議,包括改變既定認知框架,視新移民子女為積極的行動者而非弱勢;更廣泛地界定「新二代」,看見其中的差異與不平等;以及更細緻的區辨——例如將新二代與母親國度的連結定義在文化與地方層次,而非過度上綱,甚至將他們排除在共同體之外。

     

      這些「新二代」的生命經驗與認同演變,也讓我們重新思索臺灣人的定義。隨著臺灣人口逐步納入更多元的移民來源、臺灣人的界線也不斷地被改寫與延伸。一如祖輩於不同歷史時期、在族群與文化交會處「成為」臺灣人的我們,其父母沿著移民之路進入臺灣的「新二代」,也將繼續擴展臺灣人的認同與文化邊界。

     

     

     

    作者簡介
     

    藍佩嘉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著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雇主》、《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Raising Global Families: Parenting, Immigration, and Class in Taiwan and the US 等書,曾獲美國社會學會、中研院人文社科專書獎、科技部最具影響力專書獎、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開卷好書、金鼎獎等國內外獎項。

     

    研究協力

     

    劉千萍

     

      一九九七年生,彰化鹿港人,成長於臺越跨國婚姻家庭。畢業於臺大國發所。北漂求學,恰逢新南向多元文化熱爆發,回望生命經驗中的移問,投入移民工人權倡議和相關研究。

     

    陳思樺

     

      臺大社會系、社會所畢業,兼職瑜珈老師。從靈魂深處熱愛瑜珈,夢想以所愛維生。致力在課堂撐起空間,讓每個人感到安心、接納與歸屬。

     

     

    目錄

    謝辭
    卷首說明
    導論  誰是「新二代」?  

    第一章  國家移民治理的劃界
    鞏固界線:人口素質與國家安全
    個人跨界:母職作為同化過渡儀式
    搭橋穿界:「多元文化」火炬還是煙花?
    界線擴展:新南向政策

    第二章  跨國婚姻與族裔文化傳遞
    跨國婚姻的矛盾與挑戰
    打造自己的鳳梨田
    我在等你長大
    搭著越南舊字典起飛
    單親媽媽的越南小聚落
    一起走向全球化

    第三章  校園生活的劃界與汙名    
    誰是「混血兒」?
    制度善意或強迫「出櫃」?
    外勞的部落汙名
    中國背景的地緣政治汙名

    第四章   閃閃發光的臺灣東南亞二代?    
    認同多數:無感與防禦
    擁抱差異:雙文化認同與多元文化紅利
    抗拒:對新南向政策的批評
    矛盾:自我種族化、冒牌者效應
     
    第五章  海歸與海航的認同旅程    
    高社經地位海歸二代
    家庭團聚的海歸子女
    東南亞尋根的海航二代

    第六章  地緣政治陰影下的臺灣中國二代
    認同多數:淡化中國背景與強調臺灣忠誠
    蒙混過關與矯正差異
    重新調整認同尺度
    建立在地認同與跨族群連結

    結論  誰是「臺灣人」?    

    附錄 二代受訪者統計表    
    注釋
    參考書目

     

    規格說明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