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黑,不是為了遮掩真相,而是讓我們習慣沒有真相。
公開的官方文件約有1400頁,但其中竟有92%都被塗黑……
塗黑的官方文件,就是民主失能的證據。
當資訊被塗黑,責任也就被抹去——
不監督,黑幕就會常態化。
不發聲,公共就會私有化。
「森友學園問題、賞櫻會、斯里蘭卡女性維莎瑪死亡事件,這些在日本國會引起大騷動的『塗黑官方文件』,如今也在地方自治的第一線大量產生,並理所當然地放在人民面前。在『將民間能夠做的事情還給民間』的口號之下,日本全國各地的公共設施營運事業陸續交由民間負責,但是被塗黑的官方文件卻屢見不鮮……」
為什麼行政機關會遮蔽公民要求揭露的資訊呢?為什麼這種行為能夠得到原諒呢?
讓我們揭露那些被塗黑的內容,挖出官民勾結的真相!
日向咲嗣不只是揭露者,他是一位「追著真相跑」的公民記者。他用一步步資訊公開申請、實地調查與文件比對,證明了制度不透明的真正問題,不是資料消失,而是遮蔽成為日常。
本書主要揭露日本行政機關(特別是地方政府)透過塗黑官方文件隱瞞關鍵資訊,侵害人民知情權。日向咲嗣探究了幾個官方的不當作為:
●黑塗亂用:超過90%的文件被塗黑,形同無意義的「公開」。
●文件不存在:更嚴重的情況是「刻意不製作或消滅官方文件」。
●公共資源私有化:公共設施(如圖書館、公園)成為特定企業獲利工具。
●民間委託黑箱化:偽裝外包、利益輸送,地方政府監督失能。
日向咲嗣認為「黑塗文書」象徵了行政體系中「制度化的隱匿與無感覺的服從」。之所以大量出現,不是因為官員個別之惡,而是因為他們忠實執行上級命令、根據制度條文辦事、認為遮蔽是正確的防衛行為。因此,塗黑官方文件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在他們看來,這只是依法行政、避免風險、保護機密,而不是剝奪市民知情權的行為。最終,整個體制就會走向無需命令也自動隱蔽、無需陰謀也自然黑箱化、無需惡意也侵蝕民主。
人民必須透過持續要求資訊透明化、審查申請、媒體告發等手段抗爭,才能捍衛民主與透明行政。「看見黑塗,質問黑塗,拒絕平庸之惡,才能守住未來。」
對臺灣讀者而言,本書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次警示:
我們的官方文件有沒有被塗黑?我們是否也開始不在意「真相」這件事?我們是否也默默接受「看不到」就是一種常態?
作者簡介
日向咲嗣
1959年於愛媛縣出生。大學畢業後,進入報社與編輯相關企業服務後,成為自由工作者,針對雇用保險、年金制度這類社會保險領域主題撰寫商業相關書籍。2018年,耗費多年心血撰寫的失業相關著作得到好評,也因此獲頒貧困新聞學獎。自2015年開始,於新聞網站「商業時報」(Business Journal)「週pure NEWS」這些媒體連載蔦屋圖書館相關問題。不斷地向各地地方政府提出公開資訊的請求,並持續致力於揭露官方文件中的黑幕。
部落格sakujihyugatext.blogspot.com/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職為專職譯者。
譯作包含《東京歷史不思議》(麥浩斯)、《至死不渝的高速閱讀法》(如何)、《家事的科學》(PCuSER電腦人文化)、《三明治研究室》(麥浩斯)、《三日間的幸福》(台灣角川)、《海賊王的時代》(馬可孛羅)。
歡迎大家透過臉書認識我Facebook:baristahsu。
Email:baristahsu@gmail.com
前言 92%被塗黑,公開頁數多達一千四百頁的官方文件
序章 被塗黑的公共建築物搶奪計畫
第一章 被一千四百頁塗黑的官方文件遮掩的官民勾結共犯結構
第二章 由公開文件揭露的地方政府荒腔走板的政策
第三章 於檯面下不斷展開「政府機構vs市民」的資訊揭露攻防戰
第四章 於正式開幕當天揭露的公務員洩漏底標疑雲
第五章 遠比塗黑更惡劣的「文件不存在」
第六章 無半點遮掩的官方文件揭露的公共事務委託民間辦理問題